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述了: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人们常常感叹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沉重?是因为相信生命可以永恒轮回吗?认为今日的选择或者是现在所做的事会对以后抑或将来甚至是来世都会有着深刻地影响和必然的联系,所以,当你面对眼前的事情并且作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
评分中欧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文学来讲,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绝对是两朵绚丽的奇葩。 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仅仅读了十页,就沉溺在那些轻与重、灵与肉之间无法自拔。趴在沙发上,晒着太阳,或者,坐在地板上,烤着电暖炉,这是我的阅读状态。文字优美得让人感到眩晕。我...
评分中欧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文学来讲,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绝对是两朵绚丽的奇葩。 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仅仅读了十页,就沉溺在那些轻与重、灵与肉之间无法自拔。趴在沙发上,晒着太阳,或者,坐在地板上,烤着电暖炉,这是我的阅读状态。文字优美得让人感到眩晕。我...
评分最近在休息的时候重复的看昆德拉的这部小说,是上海译文的新版,标题改了,曾经沸沸扬扬的事,但我对标题没有意见,我喜欢新的版本,是因为译者采用的文体:平实,清晰和克制。对一本嘲讽”媚俗”(kitsch)的小说,太多的成语和文采反而是有害的。旧版在网上流传很广,那个版...
评分苏格拉底给学生讲一个男人遇到两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女人只图享受肉体的快乐,叫“邪恶、淫荡”,另一个女人提倡肉体辛苦、沉重的付出,叫“美德、美好”。老先生教导学生不要好逸务劳,要与美德在一起。看来古今中外大思想家都喜欢以德服人这个调调,选女人也要先讲道德,...
读的特别轻松,米兰昆德拉的好处就是,他总能把最平常的语言组合的最漂亮,简洁清爽却有诗意,然后在这些轻松的故事中用最自然的手法揉进最严肃的思考。这书大部分内容其实是他妈在讲做爱,但透过表面你竟会发现你一直读的都是关于政治,社会,制度的反思。我特别讨厌特蕾莎这种不独立的弱者,我受不了被依赖。如果我是男主,我绝不会因为一个伴侣去放弃自己的医生工作。哪怕这人天天跟我上床。哪怕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偶然,一切变故都是当初未曾想象的。其实都是扯。都是必然。托马斯就不该被感情影响,不该用爱当作借口让自己变得那么盲目。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另一半毁了自己的一生。我认为这本书中没有真正的爱情。都是弱者相拥取暖。谁跟谁都不是真正的爱情。那些能够得到真正的爱的人,都是清醒的,对自己负责的。绝不是这样,消极的被这世界拖着走
评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评分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评分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评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