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墨菲,美國中國曆史學和地理學專傢,齣生於費城,1950年獲得哈弗大學博士學位。64年任密歇根大學教授,此前曾在華盛頓大學任教,也曾任颱灣大學和東京大學客座教授。1954-1956年為駐亞洲外交官聯閤會主席。1974年獲密歇根大學突齣貢獻奬。作為亞洲研究協會前主席,曾擔任《亞洲研究雜誌》、《密歇根中國研究報》以及亞洲研究協會主辦的《專論》等刊物的編輯。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福特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國傢慈善捐贈會和美國學會理事會會員。著有《上海:進入現代中國的鑰匙》(1953)、《地理學入門》(1978,第4版)、《地理學的研究範圍》(1982,第3版)、《條約口岸與中國的現代化》(1970)、《中國齣迎西方:條約口岸》(1975).其中《外來者:西方人在印度和中國》(1977)獲得密歇根大學齣版社年度最佳圖書奬。
《亞洲史(插圖修訂第6版)》是一部材料充實有新理、觀點材料縱橫貫通的著作。它聚焦於伊朗以西、俄羅斯以南的“季風亞洲”地區,即東亞、南亞、東南亞,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講述。從而,此書不緻成為國彆史的堆砌,而全麵詳細地展示季風亞洲從古代至今數韆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的演變曆程。其中,尤以中國、印度、日本、朝鮮、越南為重點,是一本瞭解亞洲曆史的很好入門書。羅茲•墨菲是著名的美國中國史學傢,曾經師從著名漢學傢費正清,其理論框架和治史風格也繼承瞭費正清的治史傳統,對亞洲飽含熱情和贊揚。他直言不諱的宣傳:“亞洲人及其文化因而代錶著全人類曆史中最重要、最豐富、最多彩的篇章。對世界曆史的任何探討必須給予亞洲以顯著地位,當然亞洲史本身也自有其重要的價值。”書中不但高度評價瞭亞洲各主要文明的傳統成就,對於它們的現代化曆程和未來的發展也持肯定和贊許態度。
从地理学定义上来讲,亚洲是西起苏伊士运河和乌拉尔山脉,东到西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部由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不计其数的岛屿组成,是幅员最为辽阔的一片大陆。不过亚洲的各个部分地理环境迥异,墨菲教授则根据气候的不同,将同受季风强烈影响的亚洲地区作为一个单一...
評分罗兹·墨菲的《亚洲史》是一部材料充实有新理、观点材料纵横贯通的著作。它聚焦于伊朗以西、俄罗斯以南的“季风亚洲”地区,即东亚、南亚、东南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述。 国外教材深厚的学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国内外大学教材差距一目了然,国内教材如果编写得好一点,也...
評分一直想看剑桥中国史,没找到,只能看这本了,不过也没让我失望,书中的很多观点和高中历史书不同,我还是宁愿相信“帝国主义”的吧,能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也可以说是客观点了。不过历史这事还是越说越开的,一家之言还是不行的
評分作为费正清的学生罗兹墨菲,写一本《中国:传统与变迁》、《美国与中国》的普及性质的教科书,是很合适的,从本书的内容和文风来看,完全是费氏著作的再版。 本书开篇先介绍了季风亚洲的共性,从地理特征出发,说明季风亚洲地区完全不同于西亚、中亚、北亚等其他...
評分Frankly speaking, I stopped at Wold War II, left about 100 pages unread, partly because I'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part of history. Another reason is that many opinions in this part might be changed after so many materials have been revealed since 1990. T...
大概對西方人算是不錯的亞洲史入門書,文字明白曉暢。中亞、西亞史薄弱,尤其基於今日政區點狀描述是硬傷,史上輝煌的四大汗國、西遼、帖木兒帝國、大食帝國等皆不見蹤影,這方麵來說遠不如隔壁《農民朋友不可不讀的99個亞洲史故事》來得體貼。
评分大多數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而不是尚武的刹帝利;
评分妹的,這兩本書幾乎沒有區彆,作者就加瞭那麼一兩章就把亞洲史變成東亞史瞭,坑爹啊,什麼季風亞洲,扯!
评分羅茲·墨菲 非常棒,一個外國人能夠寫齣這麼復雜且文化差異很大的一部曆史大部頭。書中觀點比較中肯,但還是帶有那麼一些自我的價值觀。
评分看完瞭之後終於有史以來第一次對亞洲的曆史有瞭稍微相互交錯聯係的感覺 深入簡齣 曆史事件評論的明瞭爽快 好不拖遝 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