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里德尔•哈特的西线战役叙事,干净利落,颇有太史公记巨鹿之战,项羽破秦壁、杀王离、降章邯、合诸侯、西入秦的气势。 西线战役的一正一奇,是谋于曼施泰因,决于希特勒,行于古德里安。不得不说希特勒胆识过人,战略判断准确:不顾总参谋部和整个军官团的反对,在法英荷兰...
评分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战争,其他都是配角。这两人何其相似,却又是天壤之别的结局,只是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一个错得起,一个错不起。越来越觉得,善恶既同源也同路,就像照镜子一样。李德哈特在外盛名,以前我倒是孤陋寡闻。英国人的绅士气派也是深入骨髓,尊重敌人未必不是英雄...
评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李德•哈特,当时正为盟军服务的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利用职务之便访问了多名德军高级将领,而后将访谈内容集结成册,就是这本《山的那一边》。书名来自曾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的一句话:“为了猜测山那边的情况,我付出了一生的...
评分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很贴合他的作战风格,神出鬼没出其不意,总是能以弱势的兵力击败强敌,擅长大范围的激动,寻找敌人防线的弱点突破穿插。在法国,在北非,在意大利。这位非德意志传统军人世家出身的军人,对机械化战术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老式军人的顽固与守旧。 特别...
评分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很贴合他的作战风格,神出鬼没出其不意,总是能以弱势的兵力击败强敌,擅长大范围的激动,寻找敌人防线的弱点突破穿插。在法国,在北非,在意大利。这位非德意志传统军人世家出身的军人,对机械化战术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老式军人的顽固与守旧。 特别...
李德哈特还真是喜欢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啊。泽克特的部分很有意思
评分好书值得一看。
评分李德哈特还真是喜欢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啊。泽克特的部分很有意思
评分有关二战的书再也读不动了。
评分感慨实际在于译后记,持保留意见的可贵与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