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爱》堪称《劳儿之劫》的续篇。 沙塔拉这一座爱情之城,回忆之城。在这片荒凉之地走来了旅行者,行走的男人,还有闭着眼睛休息的女人。他们相互间仿佛很陌生,然而在走动中,问询中渐渐地认出了对方,也渐渐忆起了遥远的过去,逝去的沙塔拉。想象中,回忆中的沙塔拉引出了多少诗意和梦想、激发出多少爱的欲望。 《爱》的作者是玛格丽特·杜拉斯。
要是早十年看, 大概我会说声:杜斯拉写得这是什么玩意儿? 然后就将之束之高阁吧? 不过, 事实上。 十年前的我看到此书后, 因为根本看不懂, 所以以膜拜般的心情将她放在书柜深处, 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够学习到足够的知识把她看明白。 但是现在还是没看得太明白。 不过却在怀...
评分零星的话语。疯子女人。失去记忆的回归者。守卫一切的走步男人。构成这样无厘头的爱的场景。 如果没有后面的“劳尔”的说明,我无从知道整部书说的是什么。什么是爱,我无法描述。 女人的跟着走步男人日复一日的步行,正是失忆者一手造成。失忆者慢慢记起自己对她的愧疚...
评分我终于开始在豆瓣上写评论了! 让我终于忍不住说几句的是杜拉斯的《爱》。 虽然只是一些零碎的话语,在读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完全理解。从小说的角度出发,很少有读者会喜欢这本书吧。可是看完译后记,我才知道原来这本小书连接着《劳儿之劫》和《副领事》。那是一个史诗一般惊...
评分 评分《爱》 玛格里特 杜拉斯 在一堆书中 很快的挑拣出它 有黄色 厚重的封皮 关于爱 它用多种文字印在书的封面上的爱 在爱的世界里 她如何诠释 没有读全过杜拉斯的作品 但不得不说是喜欢这个女人的 封内 有杜拉的照片 几近苍老 穿黑衣 黑框眼镜 微侧 望向一边 气质独特 眼神里 没...
无能为力。
评分世界荒芜。
评分爱就像《爱》,难以用常规的言语表达,而在勉强表达后发现愈发远离初衷
评分“她拿起另一支香煙。她還在抖。她的眼睛深沉陰暗,塗有黑色眼影,如意義在其中迷失的無底洞。;她忽然懇求起來:給我講講,求您了。他說:我想再見見孩子。她以爲他要走,把他拽住:不要走,先讓我知道……。他:我想再見見孩子。;她睡了。他抓起沙子,往她身上倒。她一呼吸,沙子就動起來,從她身上流下。他再抓起沙子,他又開始。沙子又流下。他再抓沙子,再倒。他停下來:愛。”以愛為名,書寫愛的缺失,以形式的殘破反襯情思的殘破,以文本的荒蕪對應世界的荒蕪,這大概是某種寫作的極限、極罕見文字的歷險。因自我被世界毀滅而要毀滅世界,因愛的末日將臨致力於建構世界末日,那令人不安的舉動,那些殘存思想、所謂的瘋子們。不如改名異姓吧,離開舊地,與另一個男人結婚生育,從此像“站著的睡美人”般生活、真正地睡去,睡進黑色的麥田裏。
评分《爱》的世界,从一开始就被某种滞重、迟缓、匿名笼罩着。海滩上的二男一女,之因此刻最基本的动作被指称:“看着的男人”(即旅行者)、“行走的男人”(有时被称为疯子、囚犯)、“闭着眼睛的女人”。这几乎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称为小说也很勉强,至少杜拉斯本人也没有为其冠以小说之名。不仅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等基本小说手段不见踪影,《爱》的文本更像是丢失了的句子,处处透着残缺和破碎。或可放入她的“印度系列”中生成另一种阅读。爱并非对这个世界挑战,而是对这个世界的不足挑战。爱要对这个世界上的某个“无”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