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网络知名作家,发表过大量评论、杂文、小说等,范围涵盖科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出版小说《她死在QQ上》、《风起陇西》、《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曾荣获2005年度科幻世界银河奖,2010年人民文学奖。
汗青:历史研究者及古兵器收藏者。著有史论集《史说新语》、《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销量可观,论坛反响强烈。美国《纽约时报》在做“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专题时采访的唯一一位中国历史研究者,该报刊登了他对郑和下西洋时间的观点及评论。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套装共2册)》是一本畅销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中国史上汉人皇朝最后一次扬兵域外,大明铁骑名将VS日本战国强兵悍将。一场被忽视歪曲和掩盖了四百年真相的国际战争,一场因为日本企图角逐亚洲霸主地位爆发的大战,一场彻底影响亚洲此后三百余年战略格局的大战。
当初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第一牛人当然是王阳明,李如松只能排在二三位。 当初玩“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的时候,日本战国名将真是很拉风啊! 可把这书一读,最牛逼原来是沈惟敬这个大忽悠,郭国安这个大间谍,李舜臣这个朝鲜战神。而一句努尔哈赤是李家家奴,有李如松在...
评分 评分之前看过马亲王的几本书,加上网上的一些文章,对亲王颇具好感。汗青虽然不甚了解,但在网上也是看过他写的不少东西,对他也是充满尊敬。恰好最近在学校需要做一个介绍壬辰战争的展示,于是这几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总体来看,只能说写的差强人意。单就情节而言,可...
评分很多年前读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壬辰之战让我有一种明军入朝后势如破竹,一路碾压倭寇的感觉。读了这本书后,觉得以前还是想简单了,哪有那么顺利的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在军国大事上也不例外。文官武将,南兵北兵,大明朝鲜,无不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相互掣肘。除了...
作为一部通俗性历史著作,作者的写作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调查了中日韩关于此战的几十种资料,并且用想象弥补纠正了材料所缺。 但是,虽然作者作为一个坚定的明粉,不遗余力地在书中拼命为明朝贴金,不惜以理科生的精密死扣每一场战争的明军死亡人数和日军死亡人数。却依然无法掩饰战争之所谓“胜利”乃是由于秀吉挂掉,日方主动撤退的结局。无法掩饰战争中明军暴露出来的一大堆严重问题:军中派系之争严重到不识大体;军纪败坏;相当多的主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军中普遍的凝聚力低下,一场爆炸即引发大溃逃…………所以在拥有压倒性的技术性武器(火炮与楼船)之后,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也是溃败溃败再溃败,唯有最末的一场海战才稍稍扬眉吐气,然而李舜臣死了。 以如此的军队,几十年后完败于满清,简直是一件毫无意外的事情。
评分故事还行,但是 1) 用词有点轻佻 2) 观点太过伟光正 3) 不管作者如何粉饰怎么看都是明军惨胜
评分写得轻松写意也没什么,过于迎合如今的民族主义风潮就不好了。
评分我感觉那些在历史上只是惊鸿一瞥的名字遇见亲王都是他们的荣幸,在有限的资料下,亲王根据合理的逻辑推理,给这些名字一个灵魂,同时也给一些给历史背黑锅的人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大赞亲王啊;读历史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历史是冷漠的,它也拥有像人性一样复杂的另一面。说说这本书吧,最后的荣耀也说明自此之后明朝几乎再无大站,不是太平,而是无力再战,这次大站的胜利是惨痛的,对于当时的亚洲第一强国却被扶桑纠缠了这么久,这次战斗也彻底改变了亚洲的格局,德川幕府走上历史舞台,日本也逐渐走向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全赖于张居正在万历十五年以前的经营积累,我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怎么讲这么多经济方面的事情呢。
评分虽然作者在书中极力批判日本和朝鲜的史官歪曲大明美化自己的丑陋,其实自己干的何尝不是一样的事情。几千全世界最精锐的明军中了日本的埋伏被几万人围着打,尸积如山,大败,作者认为,明军其实只死了几百个,日本人死了几千个,明朝虽然大败,其实也是胜利。这种洗地一路洗,恶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