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索鲁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到英国的理由》《暗星萨伐旅》等。
译者 胡洲贤,台湾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曾赴美国加州进修翻译。现专职翻译及创作。有《撒哈拉》《背着冰箱去旅行》等多部译著。
三十多年前,已经完成非洲之行的保罗·索鲁,开始探访仍显神秘与封闭的拉丁美洲。彼时,老欧洲的背影惨淡浓重,美利坚的笑容暧昧难明;挣扎脱身的大国小邦东碰西撞,前途雾影幢幢。 这趟旅途由一班通勤地 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大城的梅德福,辗转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埃斯克尔小镇。一季之间,寒暑和天地已在车轮与轨道上隆隆转过。安第斯山脉,印加故地,素未谋面的远亲,垂暮之年的博尔赫斯…
对于尚未踏出国境线的我来说,异国之旅总是充满未知的喜悦和迷幻。保罗索鲁的美洲火车之旅给我展示了一幅真实的拉美风景图。这趟从波士顿出发,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小镇埃斯克尔结束的旅行,贯穿了几乎整个美洲大陆,各式各样的火车充当了旅行的载体,向我们展示在路上的状态。 作...
评分关于旅行,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朋友圈发照片,说某某店好看,说某某风景好看,或者是简单地不带任何文字描述的自拍照……又或者是像我年轻时追求的那种苦行僧般的旅行,那会我固执地认为花钱坐快速列车、住高级酒店、出门打出租车、去热门景点拍照、按照既定旅游路线观光等等...
评分在回忆渐渐模糊后,写日记的人偶尔也会重读以前的记录——旧时的日记读起来仿佛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随着阅读的深入,模糊的记忆又渐渐变得清晰,而我们也因此得以重新体验过去。这就是我在阅读《老巴塔哥尼亚快车》时的感受:仿佛是在重读自己很久之前的日记,虽然细节已经记...
三星半
评分跟最好的人学习——放在旅行这件事上,就是跟本书作者这样的旅行者学习。这本书不仅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而且是一次美洲概览,没有比从一位善于观察的旅行者眼去看更直观的了解一个地方的方式了。由于作者的慷慨(作家难道不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人吗?他们不仅事无巨细地告诉你他们看到听到经历的事情,还把自己解刨给你看。),你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他的旅行方式。
评分跟最好的人学习——放在旅行这件事上,就是跟本书作者这样的旅行者学习。这本书不仅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而且是一次美洲概览,没有比从一位善于观察的旅行者眼去看更直观的了解一个地方的方式了。由于作者的慷慨(作家难道不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人吗?他们不仅事无巨细地告诉你他们看到听到经历的事情,还把自己解刨给你看。),你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他的旅行方式。
评分有很多事物,我们经常路过,偶尔谈起,自以为很熟悉,一旦有机会走进,却发现满是误解。而文学就是这类事物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而在文学精美的橱窗中,经典名著的样子,往往都是正面布满口水干了的痕迹,内页崭新,背面结了一层蜘蛛网。这本《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给我带来三个关于文学的惊喜,一是文字,二是视角,三是语气。文字的优美自不必表,无数的比喻和细腻的描述总能给我无限的想象。而那独特的视角,从第一章作者吐槽普通旅行文学的写法开始,贯彻全书,直到最后。而那种美国人特有的冷嘲热讽,和作家的真诚,总在字里行间透过书中不经意的语气表露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三样加起来,让我体会到了一直希望能拥有但从没有过的感觉,便是自由。
评分我不想跟这个作者一起旅行。消极观点遍布全书,很多地方口是心非。路线的选择是不多的几处还值得称赞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