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女,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于纽约出生,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亚斯的指导下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36年,博亚斯退休,她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系主任,直至1939年。1948年因病去世,享年61岁。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出于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军方调查报告。但本书自1946年正式出版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作”。64年间,已经被翻译为30种语言,创下了天文数字般的3000万册销量。更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作者对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性的解读范本,问世64年间,想模仿和超越这本作品的不计其数,但没有一本能做到。
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评分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日本的电子产品是...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If one has to apply 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any ethnic group,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plausibility, the choice cannot get any better than Japan.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lend so readily to stereotypes, that it almost feels like bullying to categorize th...
评分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一本从西方人的视角看待东方文化的书,因此这部书显而易见的不讨日本人的好。新度户稻造的《武士道》可与之相参考,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亦不失为另一个版本的《菊与刀》。人的双眼其实是一直能够看到鼻子的,只是离的太近了,以至于在生理上彻底忽略,这个就叫做盲目自大,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在这里,不了解近邻,更没法了解自己。
评分了解日本,日本不错的
评分专家不愧为专家啊····没去过日本,没有和日本人长期接触,也能写出这么中肯客观的有关日本人的专著~···可读性很好。日本人的别扭,严谨细致,近乎变态的对某些认定事情的执着,强烈的不安感,猥琐的性观念,扭曲的阶级观,婆媳一代又一代相残折磨······带着深深地偏见看的。越了解这个民族,越觉得复杂可怕的情绪。但这是个绝对值得佩服的顽强卓绝的民族。 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研究文了,有些东西还是改变了。但是本质,仍然如此。 比较大的应该是女性的地位改变吧。从出产的明星就可以看的出来···貌似再也找不到一个温婉可人的日本式美人了吧···
评分在读。挺有意思的一种思维意识形态,尤其跟米国人民相比较起来。因为作者是米国人。有些细节的确是因为很熟悉所以一直都不太在意,经作者分析下来,却是很有道理的说。
评分一本从西方人的视角看待东方文化的书,因此这部书显而易见的不讨日本人的好。新度户稻造的《武士道》可与之相参考,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亦不失为另一个版本的《菊与刀》。人的双眼其实是一直能够看到鼻子的,只是离的太近了,以至于在生理上彻底忽略,这个就叫做盲目自大,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在这里,不了解近邻,更没法了解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