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典034:性与性格》是魏宁格23岁时出版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著作。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性与性格》对后来的西方文化,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斯特林堡、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拉康以及近年在西方学界走红的齐泽克都受到他的影响。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便是从魏宁格的理论引申而来。
奥托·魏宁格(1880-1903),奥地利哲学家。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显示出天才特质,其语言天分尤其突出。1902年以论文《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的第一部分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03年,《性与性格》正式出版。同年,作者举枪自杀。身后作品结集出版有《最后的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 P80 性与性格 …… 这本名为《性与性格》的书于1903年中期出版,当时并未引起公众的关注。魏宁格原来是哲学家,后来转战到神经病学阵营,而他却于1903年10月在家中自杀身亡。维也纳的报纸刊登了这个消息——年轻才子亲手了结自己...
评分昨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继续读魏宁格的《性与性格》(Sex and Character)。这位年轻学者23岁写了这本书,并随后发表,接着在同一年10月开枪自杀,这本书于是成了唯一在他生前发表的作品。最开始感兴趣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据说对魏宁格很是推崇,于是好奇起来。后来一边看一边生...
看完《第二性》再看这个,思辨的浪潮在头脑中掀起的风暴实在是太爽了
评分1.十分赞同他对性别的认识,我们确实不应该仅仅凭生殖器断定性别。 2.魏宁格是天才,但我猜他是处男。不但是处男,而且是纯直男。 3.所有描写女性的我不认可,就我而言,他没有说准。
评分生理性别存在理想的绝对两极与现实的中间状态,然而“中间状态”并不是两极平衡的混合,天平始终倒向男性。魏宁格认为心理状态等条件的天生不足导致女性自然地倾向于被塑造,性欲的天性遭到压抑让她们难以真正面对自身、认识自身,更加难以形成可被认知的“自我”。女性因为生育而成为种族肉身不朽的承担者,也因此只具有群体性而丧失了个体性,难以对精神生活产生兴趣。男性通过爱欲将自身的精神理想投射到女性身上,并试图以此赋予女性灵魂,但最终注定失败。爱欲和性欲都是男性以女性为工具以达到自身目的的现象,前者为精神不朽的徒劳努力,后者为肉身不朽的尝试抑或单纯欲望的宣泄。宗教的狂热最后让魏宁格走上极端,他认为只有女性完全认清性欲的肉身本质并放弃性,才能抹除生理性别,让人类摆脱肉身的限制与“罪”,上升到精神的神性天堂。
评分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评分极具启发性的天才之作,他的心理学发现不比弗洛伊德差,只是他被忽略了。很多大胆的洞见在今天看来越发惊世骇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