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9年6月19日齣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布魯明頓,父親既是農場主又是鄉村醫生。哈伯德年輕時曾供職於巴夫洛公司,是一個很成功的肥皂銷售商,但他卻不滿足於此。1892年,他放棄瞭自己的事業進入瞭哈佛大學。他後又輟學開始徒步旅行英國。不久他在倫敦遇到瞭威廉·莫瑞斯,並且喜歡上瞭莫瑞斯的藝術與手工業齣版社,即凱姆斯科特齣版社。哈伯德到美國後,試圖找到一傢齣版商來齣版自己那套名為《短暫的旅行》的自傳體叢書。當一切努力化為泡影後,他決定自己來齣版這套書,於是羅依科羅斯特齣版社誕生瞭。哈伯德不久就被證明是一個既高産又暢銷的作傢,名譽與金錢相繼而來。隨著齣版社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紛紛慕名來到東奧羅拉來訪問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觀光客都在他住處的四周住宿,但人越來越多,已有的住宿設施無法容納瞭,為此,還特地蓋瞭一座旅館,在旅館裝修時,哈伯德讓當地的手工藝人做瞭一種簡單的直綫型傢具,沒想到遊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傢具,於是,一個傢具製造産業由此誕生瞭。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到1910年已經擁有瞭500多名員工,同時齣版《菲士利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緻加西亞的信》一書齣版後也達到頂峰。然而一切都隨著阿爾伯特和他的妻子愛麗斯在路西塔尼亞不幸遇難而結束。公司的重擔落在瞭兒子伯特身上。盡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擋不瞭公司的衰落。
今天,羅依科羅斯特人生産的東西正在被人們瘋狂地收藏;羅依科羅斯特公司的裝訂術、冶煉術和傢具製造工藝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獨特的製造工藝為人們所喜愛。阿伯特·哈伯德這個名字也因《緻加西亞的信》一書而聲名遠揚。
在美國陸軍史上,安德魯·羅文上校創造瞭一個可歌可泣的奇跡——把信送給加西亞。羅文是弗吉尼亞人,1881年畢業於西點軍校。作為一個軍人,他與陸軍情報局一道完成瞭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務——將信送給加西亞,他因此被授予傑齣軍人勛章。立功之後,羅文曾在菲律賓服役,因作戰勇敢而受到嘉奬;退役後,他在舊金山度過瞭他的餘生,於1943年1月10日逝世,終年85歲。
羅文的事跡通過《緻加西亞的信》一本小冊子傳遍瞭全世界,並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徵。
《緻加西亞的信》是一本有關忠誠、敬業、勤奮、榮譽的書,被翻譯成世界上多種語言,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之一,印數超過億冊。
世上没有永远的险地,也没有冲不出的绝境,就看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有多少了。险地和困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正气魄。有的人豪言壮语,自称英雄,一到险地困境,就露出真相,不堪一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轻易不放过“聚”财宝地 聚财之地,就是商战中有益的地利优势。看准一块...
評分其实我是为了刷输入法的统计数据才来打这个评论的... 我是想看看这么完全没有内容的狗屁东西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凑出来... 要是让我自己花钱买这本书, 一块钱我都嫌贵... 现在这种励志书是不是都有毛病, 觉得好玩就出一本, 上来就写全球销量怎么怎样, 怎么样也无法改变这就是一本...
評分《把信带给加西亚》,据说是有史以来世界销量第六的图书,可以和《圣经》及《毛主席语录》等量齐观。但我对此书的某些细节存疑,例如作者在序言里自夸,此书已被翻译到俄国、日本、印度和中国,我扫了一下序言写作的时间——1913年,在中国是民国二年。那时候中国听说过爱迪生...
評分这本书只需半小时就可看完,据说它比《圣经》的发行量还大。其实你读完该书,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如此。 该书最初不过是本小册子,它借用了一个战时的小故事来宣示一个资本家要的是什么样的职员。 不要信什么敬业、忠诚、勤奋、主动这些鬼话。 我告诉你我看到了什么...
評分世上没有永远的险地,也没有冲不出的绝境,就看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有多少了。险地和困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正气魄。有的人豪言壮语,自称英雄,一到险地困境,就露出真相,不堪一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轻易不放过“聚”财宝地 聚财之地,就是商战中有益的地利优势。看准一块...
總覺得這本書被誇大瞭,不過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沒領悟到精髓……
评分這本書不同人不同時間不同心境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我可以做羅文,那你會是那位把任務完全信任交給我的的總統先生嗎?
评分文本讀來很流暢。專注於工作,主動追求卓越,剋服睏難。一時間讓人激情澎湃。
评分不如買塊雪糕吃吃
评分還真是,就一封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