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成書於一九七五年,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的。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逐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评分刊于中华读书报 魏斐德其人 魏斐德其人,恐怕多数人还不是很了解。一说起美国的汉学家与中国学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及其“中国观察”。我最早知道魏斐德,还是通过他的中国友人、著名诗人北岛的随笔《青...
评分 评分文/严杰夫 提到海外中国史研究,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恐怕是怎样都无法忽略的一位大师。费正清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学术成就:“对于任何对中国真正感兴趣的人来说,从现在开始,魏斐徳的书是他首先要读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而与其一起并称为美国汉学界“三杰”的史景迁...
评分书名翻译错了,直译是《帝制中国的衰亡》,不是大清帝国。作者其实有在推一个名为中国的“帝国”模式,明清不过是具体的“衰亡”部分,毕竟自秦以后帝制固定下来基本很稳定,被西方视为了多少比较完整的停滞发展期了。写的痛快明了,干净利落,刷刷刷刷地刷新了旧有的中国观认知固陋。另外译者的汉语水平十分了得,翻译出漂亮、端庄、大气的毛笔字的墨汁味道来。
评分落后就要挨打,不要夜郎自大。儒家思想太坑爹,焚书坑儒是对的。
评分纯西方的眼光看待中国历史,有利于我们跳出固有的中国历史模式来重新审视历史。
评分恢弘的叙事和历史视角,深入浅出的勾勒出大清帝国兴衰背后的历史推动力。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
评分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