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20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20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本书特意选收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和《忒修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切实地体验这位最复杂多变的大师文学、美学与哲学的独特魅力。
纪德的《田园交响曲》无疑是一出宗教道德的悲剧。 吉特吕德是个单纯而善良的女孩,一直受叙述者“我”的蒙蔽和欺骗,生活在一个无知也就无罪的世界里。在文中常常可见到叙述者前后矛盾之处,正好体现了他的虚伪与伪善。牧师将她圈养在自己建筑的田园般美妙的世界里。...
评分在动笔之前我必须先弄清楚《田园交响曲》是哪一首,哦,原来是那首温暖而跳跃的曲子,好像有一只棕色的兔子一蹦一蹦地跳向前方,闻闻青草、闻闻蘑菇,然后又一蹦一蹦地跳向了远方。 昨天晚上我也梦到一只兔子,叼着一嘴的花,我还问它这些花要送给谁。 ...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真是觉得困惑又寒心。 对于这本书比较主流的评说是,牧师是个伪善的人,以其“强烈的道德动机”去“掩饰自己的非道德行为,从而将善强加给他人”。牧师捡回一个脏乱差的盲女,在行善之初就感到一种神谕。那是上帝对他的希望,而别的笨拙的灵魂怎么看得透,比如...
评分纪德的书总是有一定节制,然而揭露的却是边缘的激情,这些激情超越其附生物,达到一种难以明确的地步。与其说那些人在经历不如说他们是在瞬息万变中确定一个并不稳定的自我。最早看纪德的田园交响曲以为是一个热烈的爱情故事,当第一遍读完后才发现,它的场景并不绚丽,反而晦...
我特别喜欢第一篇小说,我喜欢纪德写小说的方式和他的语言。
评分每每想到现在让我发疯的问题也曾困扰着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我的心里总算有点安慰了。
评分既然已经可悲了就不要再去可怜/ 第一篇有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即视感 事实就是事实即使荒诞无法直视也还是被赤裸着孕育出来/ 被盲女的结局惊讶到 反正是一步步陷入纪德的陷阱中并秀了一脸的错愕 大概很多人都会依仗着某些自然条件的不公来极度高升自己 然后就多么自然地庸俗了下去
评分至此道德三部曲完结。宗教阴影打在每一个角色身上,死去的自我压抑的女性,以及留下来的、失去边界的男性,那个知晓一切的人,讲故事的人。最触动我的是“全欲”色彩最浓重的背德者,还有三部曲之外惊艳的《帕吕德》。作品是,生下来就是装满的鸡蛋,沼泽地,再往前是充满神秘的森林,这里他守着,他的思想终于变得微不足道。
评分“越是接近地面的动物越是沉重,越是忧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