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昆德拉最新作品,也是他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之后的第四部随笔作品,相较于之前三部同体裁作品,《相遇》似乎更为松散,昆德拉抛开了习惯性的七部分结构,以九大篇章呈现自己的思想记录,每个篇章之间似乎缺乏统一性。但是,随着进一步的阅读,我们看到,以开放和灵活的结构进行的,是一个内容更为丰富、更为自由、更具私密性的文本,可以说是昆德拉多年读书笔记、艺术欣赏心得以及对自身生活处境思考的结集。
这本书我没法正常地去写评语,因为这是一本关于书评的书。而书里大部分介绍的都是我没读过的小说。 这是为我自己去记录那些有趣的段落写得书评。为了告诉我往后这些有趣的书是一定要去读一下。 关于幽默感的分析:面对一个如此严肃的主题,能够抵挡近乎无可避免的夸张词汇。因...
评分昆德拉的私人美学名单 顾文豪 刊于2010年8月14日《新京报》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米兰•昆德拉在一篇论析画家培根的文字中如此说道。是的,很多时候,艺术家谈自己、说艺术往往瞻前顾...
评分 评分昆德拉的书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无论如何,总要买回来看看;即使不好看,也要给它在书架上留一个位子——总算是一种慰藉吧。这种“慰藉”不排除附庸风雅的成分——不管怎么说,与昆德拉相遇,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宿命”。说实话,我是连这个“附庸风雅”...
评分阔别文坛四年之后,米兰•昆德拉推出了他的新作,也是他的第四部随笔集《相遇》。不久前的上海书展上,译文出版社将这部作品的中文版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相遇》的首发式上,本书的译者、台湾翻译家尉迟秀在介绍台湾人对昆德拉作品的评价时,用了一个有趣的词汇——昆腔。腔...
不明觉厉
评分这是一本书评,大部分看不懂,但不明觉厉
评分比之《被背叛的遗嘱》相差甚远。拘束的,零散的,凑合的,无体系的小文章的集结。翻译的平淡增加了文章的无趣。打三星低了,因为他是昆德拉,所以只给三星。
评分在布贺勒的所有画作上,新月挂在地平线上,尖尖的两头向上,宛如一艘漂浮在夜浪上的轻舟。
评分私人阅读书评,最打动我的是《遗忘勋伯格》和《<皮>:一部原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