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維奇迴憶錄

肖斯塔科維奇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1981年一本內部齣版物《見證———肖斯塔科維奇迴憶錄》的秘密流傳,所帶給他們的精神震撼。王小波在自己的文章裏就提到過迴憶錄的內容。

德米特裏·德米特裏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生於聖彼得堡。 1917年,11歲的肖氏開始創作。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都在他心裏引起過震動。在十月革命的日子裏,還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維奇在彼得堡街頭親眼看到沙皇警察打死兒童的情景,後來把它反映在標題為“十月獻禮”的《第二交響麯》中。

西方的現代派、形式主義音樂與1920年代開始形成的蘇維埃音樂文化曾經展開文化意義上的“激戰”。肖氏的某些作品也錶現瞭現代派的特徵,曾引起輿論界的爭議。肖氏作品的命運是離奇麯摺的,忽被拋上雲天,忽又被擲入榖底,在激烈的跌宕起落中,他的精神和肉體都受盡瞭嚴峻的考驗。他的歌劇《姆青斯剋的麥剋白夫人》在1936年被《真理報》斥為充滿“刺耳的噪音”,“否定瞭歌劇的原則”,“徹頭徹尾的非政治傾嚮的虛構”。

出版者:外文齣版局
作者:肖斯塔科維奇
出品人:
頁數:370
译者:葉瓊芳
出版時間:1981
價格:1.2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602360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肖斯塔科維奇 
  • 迴憶錄 
  • 傳記 
  • 俄羅斯 
  • 傳記·迴憶錄 
  • 音樂 
  • 蘇俄 
  • 古典音樂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肖斯塔科維奇1906年9月25日生於聖彼得堡,是蘇聯最重要的作麯傢之一,也是當代世界著名的作麯傢之一。他的創作遍及各種音樂體裁,特彆是15部交響麯使他享有20世紀交響樂大師的盛譽。此外,他還培養瞭大批蘇聯當代著名作麯傢,深受蘇聯人民的喜愛。1975年8月9日卒於莫斯科。

在肖斯塔科維奇生命的最後4年,他與年輕的音樂傢伏爾科夫成為密友。在伏爾科夫的鼓勵下,一個“從棺材裏逃齣去”的計劃逐漸形成,他決定秘密口述一部迴憶錄,將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曆史告訴大眾,從而糾正那個“令人心碎的奴顔婢膝的形象”。他為伏爾科夫提供材料,講述往事,肆意評價那些曾經的風雲人物。在伏爾科夫完成寫作後,他通讀瞭全書,並逐章簽名確認,同意在他死後將書稿送西方齣版。

1975年9月,他死於肺癌,被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如他所料,他被東西方陣營各取所需,大卸八塊。蘇聯宣稱他是“國傢最忠實的兒子”,西方國傢則稱他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麯傢之一,蘇維埃政權堅定的信徒。”一切仿佛蓋棺論定,但他的幽靈卻從強權與意識形態的銅牆鐵壁中鑽瞭齣來,並順手打瞭它們一記響亮的耳光——1976年,他的迴憶錄被伏爾科夫帶到瞭國外,幾年後,迴憶錄麵世,題名《見證》。

這是他一生哀樂的見證,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往事已然如煙,生靈早已塗炭,迴首前塵,他的心中隻剩一片悵然,就像他在生前嚮伏爾科夫講述往事的時候,時常忍不住說的那樣:“迴頭看,除瞭一片廢墟,我什麼也看不到,隻有屍骨成山……”

在自己的迴憶錄《見證》中,他口述瞭為蘇聯國歌作麯的趣事。當時,斯大林政府決定《國際歌》不再作為蘇聯國歌,因為考慮到《國際歌》是外國作品——法國的。他們匆忙拼湊瞭新歌詞交給作麯傢。對音樂充滿好奇卻又一知半解、被民間喻為“文化禿鷲”的斯大林命令哈恰圖良和肖氏閤作譜麯。

肖氏對此迴憶道:“這個主意愚蠢之至,哈恰圖良和我風格不同,工作方法也不同,氣質也不同。何況有誰願意在作麯傢集體農莊裏乾活?但是我們不得不服從。”

評判專傢顯然認為哈恰圖良和肖氏閤寫的這首最好,但副歌需要作少許修改。斯大林問肖氏需要多少時間,他說5個小時。

肖氏迴憶道:“其實,我們5分鍾就能弄好,不過如果我說我們當時就能在斯大林的桌子上改好,似乎不妥。盡管如此,斯大林當時一定想:國歌是國傢大事,隻要5小時就能改好,這不嚴肅。” 有趣的是,他和哈恰圖良閤作而成的國歌最後落選瞭。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1、Volkov(注:本书作者)的声明 Volkov说肖斯塔科维奇是在1971年到1974年间他俩的一系列会晤中向他口述了这些内容。Volkov每次都会记笔记,之后便会转录与编辑这些材料,然后在下次和肖氏会面时向他呈上。肖氏接着会在每章的首页上签字。然而没有接触到原稿的办法(据作者称...  

評分

評分

肖斯塔科维奇在书中某处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世界。这个世界把作曲家看做是角斗士,要求他的是‘认真彻底地死去’”。这种死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领袖和当权者的一句话,机关报的一篇文章,就可以终结一些艺术家的本就脆弱的内在生命,让他们灵魂升天,只...  

評分

“没有回忆的人不过是一具尸首”。这是萧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见证》的整理者、俄罗斯学者伏尔科夫在该书序中的一句话。读完《见证》,心头非常地压抑和沉重。20世纪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头上不只是辉煌和花环,这早已不再是秘密。然而.透过他的回忆,阴霾沉沉的俄罗斯天...  

用戶評價

评分

肖斯塔科維奇 在德軍圍睏列寜格勒時候寫瞭個歡快的交響麯,又在列寜格勒解圍的時候寫瞭首悲哀的交響麯。你說這啥意思?波蘭來的狼崽子養不熟??

评分

“若要保住某件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理它。愛得太過的東西容易毀滅。要冷眼對待一切,特彆是你心愛的事物。那樣,它們生存的機會反而會多一些。這大概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秘密之一。”

评分

極權之惡;靈魂膨脹之惡;不在於左或右,這個主義或者那個主義;而是任何主義,以大寫的曆史的名義展開的扭麯、壓迫和屠殺——這類苦難永遠不可能上升到價值的地步,而且沒有絲毫悲劇性的成分,隻是單純的愚蠢;人真是種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生物

评分

是混亂而非文學

评分

想到瞭魯迅的《死》,其中都有真正的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