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基欧汉(1941- )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学会前任主席,曾任斯坦福大学、伯兰德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现为杜克大学政治系詹姆斯·杜克教授,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与约瑟夫·奈合著)、《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等书。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是一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合作现象的全面研究。在没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那样的单个国家主导的情况下,合作能够持续下去吗?为回答这一紧迫问题,罗伯特·基欧汉分析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的制度或“国际机制”,并描述了美国霸权受到削弱时这些机制的演变。他驳斥了霸权衰落使合作不可能发生的观点,将国际机制视为促进自利行为体之间非集中化合作的工具,而不是世界政府的弱势替代物。在前言中,《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增订版)》作者罗伯特·基欧汉讨论了在苏联解体后,美国重新主导安全事务情况下的合作问题,以及关于合作的新近学理研究。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看的国际关系理论专著的第一本 前后看了好几遍 理论部分后来又看了一遍英文版 这是国际关系自由制度主义的顶峰 现在看来很多问题仍未超越这本书中所述 谈论国际关系理论实难略过这本重量级的作品 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这本书是国际制度的功能...
评分这本书和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8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主要探讨了霸权后的国际合作何以可能,运用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苏长和教授的翻译也很用心和独到,对于学国际政治的和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朋友,该书值得一读。
评分罗伯特基欧汉的又一力作,新自由制度主义(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的代表作。对正统霸权稳定论进行了修改和提炼(mistake about trends of cooperation when hegemony erodes)同时将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理论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国家间产生冲突时有两种选择,一是产生进一步纷争,二是进行政策调整并达成合作。Hegemony and cooperation are not alternatives; adopt Realism assumptions of egoism, rationali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cooperation
评分破与立都做的不错。理论部分在我看来是很精彩的,尽管有循环论证的痕迹,但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囚徒博弈和科斯定律的假设出发,Keohane做到了用理性主义超越理性主义,确实比现实主义能解释更为丰富的国际政治现实。苏教授得序写的不错。
评分写完书评就算读过了。基欧汉的因果循环论证真的让我脑壳疼。
评分破与立都做的不错。理论部分在我看来是很精彩的,尽管有循环论证的痕迹,但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囚徒博弈和科斯定律的假设出发,Keohane做到了用理性主义超越理性主义,确实比现实主义能解释更为丰富的国际政治现实。苏教授得序写的不错。
评分从理性人假设和混合动机博弈入手,从科斯定理的三个条件,即产权、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来论述国际机制能够提供合作的基础。然后通过战后霸权国建立的三个机制(国际货币机制、贸易机制和石油机制)以1983年作为变化节点,论证后霸权时期国际机制的运行和合作的产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