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卡达莱(Ismail Kadaré,1936-),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写小说和诗歌。他的许多作品都在讽刺和批判专制社会,其中一些出版之后曾一度遭禁。目前定居法国,用法文写作,而作品则在全世界传播。他的《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等作品已经翻译成了汉语。25年,他从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米兰•昆德拉、纳吉布、马哈福兹、大江健三郎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并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内容简介:美丽而迷人的杜伦迪娜进入了一桩遥远的跨国婚姻。在母亲无尽的思念中,在黑暗和虚无中,杜伦迪娜与充满尘土气息的暗夜骑士穿越欧洲平原,回到了故乡。她忘记了旅程的时间,只记得数不尽的星星成群飞过天空;她没有看清骑士的脸,只闻到潮湿土地的气味。当她告诉大家,是信守承诺的兄长康斯坦丁将她带回,人们陷入怀疑、惊慌、恐惧之中,因为她的九兄弟早已入土三年……究竟是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难道是幽灵出土导致活人的混乱……作者借助上尉斯特斯的眼睛去找寻真相,借助大主教、副手、妻子、哭丧妇等各色人物各色流言来阐述故事的可能性。而最后,斯特斯也神奇地消失了……故事的棱角冲破了现实世界的拘囿,最后将在故事寓意中找寻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读者。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卡达莱的又一代表作,故事取材于一个巴尔干半岛的传奇故事,小说充满了古老的魔怪气氛,它既有《等待戈多》的荒诞感,也有《变形记》的尖锐讽刺。《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蓝色东欧”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蓝色东欧”丛书填补了我国东欧文学译介领域的空白,是不可错过的文学盛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感觉比之前看过他的其他作品都要好看很多。“阿尔巴尼亚要保留它永恒的面孔…不是像狂叫的野兽一样逃离这个世界,而是与这个世界结合。”
评分#想读懂卡达莱的这个故事,还是要先了解阿尔巴尼亚。关键并不是带回了杜伦迪娜,而是斯特斯的选择。
评分没想到斯特斯最后选择了超越性的视角来看待“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这件事。杜是怎么回来的,是谁带回的,都不再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是谁带回的,都是康斯坦丁带回的,是承诺的实现,它超越了一切。这也是卡达莱对阿尔巴尼亚的期许吧。
评分斯特斯最后看到了阿尔巴尼亚民族性的悲剧:即内心深处保留了一块类似图腾和祭坛的神秘符号。
评分1909:文笔有些地方比较重复,也无华丽之处。第六章是文章升华,宗教之争,习俗之争,承诺统治的新的维度。第七章到高潮。无论凯撒还是耶稣,每个人的外表下都藏着深不可测的迷,考验到来时,要在面孔和面具之间做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