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德国当代著名作家、法学家、法官。1944年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1975年获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公共法律与法律哲学教授。自1987年起,施林克也担任德国北莱茵威斯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
施林克自1987年起发表小说作品。199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朗读者》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被翻译成三十九种语言,并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获得重要文学奖。《回归》是施林克在《朗读者》之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本书是由本哈德·施林克编写的长篇小说《回归》。《回归》的内容简介如下: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
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并将当年的纳粹理论改头换面,变相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德鲍尔以译者和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
1:不仅仅要从失利中获得教训,而且还要从优势中增长智慧 2:除了战争以外,我还喜欢听老祖父讲关于误判的故事。字这方面我也有自己最喜爱的故事,想听老祖父一遍又一遍的说。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一样会进行有关故事公正性的评论。这可是很难的。因为尽管误判这件事情已经定义...
评分来源:朋友赠书,还是我二手买的?忘记了 阅读速度:2010年元旦开始读,中间放下,上周末加速读完 所有的故事都暗含着一个古老的文本,西方常见的就是奥德赛返乡之旅 当沙场上的男人拖着残肢回到家乡,敲门却发现妻子身边有了另一个男人 是你的话怎么办?决斗?离...
评分——来自钱定平翻译的《朗读者》。 类似的古诗、成语套用,时不时让人闻到微微的焦味。 硬撑着说,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看在对电影意犹未尽的份上。 如果没有电影,光凭这本小说的中译本,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对这部作品产生多少热情。对中文的欣赏力,实在属于我少数几样不...
评分相比朗读者,我更爱这略带絮叨的文章,感觉作者是个表面是个温暖淡然的男人,内心波涛暗涌。逃避改变,习惯于模式化的生活,喜欢马克思,喜欢芭芭拉,也爱祖父母,教会作者如何享受惬意的人生
评分我并不是那种细节控,要求译文一定熨帖,熨帖到觉不出是译文才好。假若把译文的质感比作石子路的话,那么细如沙路,跟大块的砾石,都可以落足;怕得就是它粗细都算不着,硌硌绊绊,委实让人脚也落不好,路也看不好,一本小说就这么翻完了。 随手找一个例句: ...
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发现他爸爸了,然后跑到美国化名别人套近乎感觉特别突兀且奇怪
评分纯粹对奥德赛感兴趣,跟他爹讨论的东西完全看不懂,直接无视。
评分翻译对法哲学并没有太多了解还是怎么?思辨的地方,语句的逻辑让人有些不明白。
评分为什么地上的灯光闪烁,而不是常明?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疲倦,这种全没用处的感受?
评分读着读着就出现了施特劳斯,施密特的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