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德之(James Rhodes) 美国马凯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政治学系荣休教授,知名柏拉图研究者。著有《希特勒运动:一场现代的千禧年革命》(1980)和《爱欲,智慧与沉默:柏拉图的爱欲对话》(2003)。
译者简介:
张新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校译者简介: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要想懂得柏拉图成就了什么,我们必须摆脱我们自己的偏好和前见,这并非易事。
——詹姆斯·罗德之
许多具有影响的西方思想家都误解了柏拉图的思想,且这些误解被广泛地接受,曾经也包括作者自己。但误解必须首先被澄清,才可能展开富有成果的分析。
詹姆斯·罗德之是美国知名的柏拉图研究者。本书是他在北京大学所做的八次系列讲座的讲稿。讲座简要概述了柏拉图的政治理论,讨论了二十世纪两位柏拉图最卓越的读者——埃里克·沃格林与列奥·施特劳斯——对其理论的阐释,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罗德之是一位专注而沉静的政治哲学家,一位孜孜不倦的柏拉图研究者……他在北京大学关于柏拉图政治理论的系列讲座,将相当深奥的论题转变为平白清晰的论述,堪称深入浅出的教学典范。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罗德之教授对柏拉图政治哲学具有相当独特和深入的理解。他在北京大学的讲座提出了一种阐释柏拉图的不同视野,是一次难忘的激发思考的对话。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阅读柏拉图著作的规则: 1.将柏拉图的明喻、隐喻和神话解释为其灵魂经验的象征。当诡辩家在对话中讲述故事,将他们的叙述当做他们经验的象征来处理。 2.观察各种性格特征,并考虑苏格拉底的对话者。 3.在由文本或经过研究所能确定的背景环境的范围内,注意对话的戏剧性历史与社...
评分罗德之这本在北大的讲稿,是张新刚翻译、刘擎校译的,看后面的评论,大体是持沃格林的学术传统,而对于施特劳斯的柏拉图研究有所批评。刘擎、白彤东等人,对于国内以刘小枫先生为首的施特劳斯派研究早就不满,这部书不过是借力打力之作而已。白彤东摆明是罗森的弟子,施特劳斯...
评分罗德之这本在北大的讲稿,是张新刚翻译、刘擎校译的,看后面的评论,大体是持沃格林的学术传统,而对于施特劳斯的柏拉图研究有所批评。刘擎、白彤东等人,对于国内以刘小枫先生为首的施特劳斯派研究早就不满,这部书不过是借力打力之作而已。白彤东摆明是罗森的弟子,施特劳斯...
评分罗德之这本在北大的讲稿,是张新刚翻译、刘擎校译的,看后面的评论,大体是持沃格林的学术传统,而对于施特劳斯的柏拉图研究有所批评。刘擎、白彤东等人,对于国内以刘小枫先生为首的施特劳斯派研究早就不满,这部书不过是借力打力之作而已。白彤东摆明是罗森的弟子,施特劳斯...
评分阅读柏拉图著作的规则: 1.将柏拉图的明喻、隐喻和神话解释为其灵魂经验的象征。当诡辩家在对话中讲述故事,将他们的叙述当做他们经验的象征来处理。 2.观察各种性格特征,并考虑苏格拉底的对话者。 3.在由文本或经过研究所能确定的背景环境的范围内,注意对话的戏剧性历史与社...
不错,帮我点明了一些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评分基于第七封信中不可言说的洞见对柏拉图理想国和会饮篇作了略有些不可知论和神秘色彩的解读。历史背景的介绍蛮好的。读理想国时会对两番教育与及后半段的重要神话,比喻以及灵魂的恶德、灵魂到底是否不朽产生困惑。而哲学家为神所喜理想城邦为神护佑好像也能证实理想国的神学蕴涵极深。总之,前五讲很受用。第六讲批施派可能说服力不是很足。最后两讲嘛,还得再看看。
评分这书我基本是在等待面试时看完的。前五篇是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解读,深得我心。第六篇讲施特劳斯,简明扼要,但不够深入。后两篇讲沃格林,我虽然买了沃格林的书,但还没看,所以完全不懂。套用苏格拉底说赫拉克利特的话——凡是我能看懂的地方,都很好。作者是沃格林的学生,所以对其学说很推崇。
评分网购。
评分其实沃格林并不能反驳施特劳斯。施特劳斯以哲学为一种生活方式,沃格林以至善为“超验的经验”。应该说,施特劳斯并没有将至善实体化,对象化,以沃格林反施特劳斯,恐怕无从说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