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本书主要记述了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生平及信仰之旅,是解读林语堂的珍贵资料。正文部分是林语堂多年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探险、疑难和迷惘,与其他哲学和宗教的磋研,对往圣先哲言论的探讨等。附录部分包括“林语堂自传”和“八十自叙”,主要记述了林语堂的生平经历,信笔挥洒,豁达、从容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
这本书很不错,怎么不错就不说了,因为有无数的人在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没读过林的其它书,也不是特别了解他,这本书也看的比较粗糙,可能会有些误解,请谅解。 我的背景与林的背景挺相似(高攀下),所以我很希望能从这本书上得到启发,林自己也说了...
评分国学现在是一个很虚的词,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各位国学大师,自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干大师们纷纷逝去以后,国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虚词,大家都在雾里看花,处于这个目的,探究一下林语堂的相关。 看的电子版本,分为4个部分: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传/八十自叙(80高寿时...
评分这段时间,依次读完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自传》。 整体来讲呢,这四本书有一些重复的地方,都是围绕着林先生闲适、半玩世的人生哲学。其中《人生不过如此》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不算书了,里面的内容为林语堂在报刊杂志上的摘...
2017年2月20-21日读,2017-55。
评分最后很是深刻!
评分也许你没有所谓的信仰,但人骨子里都有些核心价值准则或称核心假设,有些积极的信仰能让人赢在时间上,因为人的行为是想法意念的定积分
评分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艰难信仰探寻之旅。神的奇妙就在于,祂会让不同经历不同观念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的人认识祂。其实,信心很简单,不需要被证明,理性达不到。圣经说:“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看见了才信,这是相信吗?爱就看不到,可是你怎么相信有爱?圣经说,神就是爱。 作者经历了孔子人道主义的堂室,瞥见过佛教的迷雾与空虚之上,经历了这些,最终降在基督教信仰的山峰,到达云上有阳光的世界。 神也说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分配你们去结果子,将福音传到地级。 还没看完这本书,继续~~~
评分信仰应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