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新译(国语)读本》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2006年将继续主讲《易中天品三国》。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极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是这样,它与中国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闲话中国人》的作者易中天,却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
该书特点之一,是用“闲笔”来写“正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但却不像一般专著那么抽象,那么理论化,那么枯燥。全书讲述老百姓(当然不只是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是那么回事”的感慨。
该书特点之二,是深入浅出。在对林林总总的生活现象进行剖析时,或诠释字词,或引经据典,从本义到广义,从现象到本质,像与你聊天般地娓娓道来,揭示出这些现象深刻的社会性。
该书特点之三,是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既是“闲话”,就不能做“官样文章”。作者往往用生活习惯用语叙述生活习惯,风趣幽默。
该书特点之四,是结构上环环紧扣。从饮食到服饰,从单位到家庭,从面子到人情到友谊,把各个似乎是不相关的方面,从一引申到二,从二引申到三,看完这一章还想接着看下一章。
一语概之,《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
自己身为中国人,但对身边的一些奇怪现象或已熟视,或已无睹,有些许认识,但深度不够,总觉得稀里糊涂。看了《闲话中国人》,对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以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有些人可能说该书不过尔尔,但对我自己来说,因为没有读过其他类似著作,就连...
评分一、家与国 1、家庭本位 家单位 家庭是中国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和常规的单位,西方则可以分割为个人。个人的身份、地位、价值、权利、义务和责任都和家庭、家族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家国一体 家天下 国也是家,整个中国看作是个大家庭。意味着,一是指公共财产...
评分小时候,邻居有个八十岁的老奶奶,经常把油条先放在自己的瘪嘴里嚼碎了,然后吐在手心里再塞进牙没长全的小孙子的小嘴里。很多人笑话她,甚至当面批判她不江卫生,可她根本不以为然,声称自己的八个孩子都是这样喂大的,个顶个的壮,从来就没上过医院。 我觉得自己似乎在某些...
评分易君的底子是马列的那一套,岂不知品读中国传统,恰是不能用这一套。所以这本书的价值,大半就是里面收集的数据而已
评分《闲话中国人》的作者易中天,却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
只是闲话
评分不是你的专长就少说两句吧
评分中国人 耿直却又圆滑 坦诚却又世故 多疑却又轻信 古板却又灵活 讲实惠却又重义气 尚礼仪却又少公德 主中庸却又走极端 美节俭却又喜排场 守古法却又赶时髦 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 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 爱抱团儿却又好窝里斗 喜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 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 懂得只争朝夕却又主张顺其自然 我是中国人
评分中国人 耿直却又圆滑 坦诚却又世故 多疑却又轻信 古板却又灵活 讲实惠却又重义气 尚礼仪却又少公德 主中庸却又走极端 美节俭却又喜排场 守古法却又赶时髦 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 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 爱抱团儿却又好窝里斗 喜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 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 懂得只争朝夕却又主张顺其自然 我是中国人
评分当年买的全集,现在垫在床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