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文化批评 文艺理论 苏珊·桑塔格 美国 文化 哲学 桑塔格
发表于2025-02-22
反对阐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新感受。今天看阿铎的残酷戏剧理论,桑塔格说:“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阿铎之前”和“阿铎之后”。”
评分天才级的女人,智慧让人望尘莫及。不仅有一个叛逆的头脑,还有清晰的逻辑推演和如此准确的论证方式。
评分对于“感受力”丧失的忧惧,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的源动力——在她看来,阐释不仅无助于人理解文艺的内涵,反倒是在对艺术品执行蛮不讲理的阉割。虽然有些话不见得都对,可这种批判精神毕竟是值得留给我们今人继承的宝贵遗产。桑塔格的气场非常强大,读她的文字随时都能让我联想到戴爷,这人格魅力也真是没得说,读她写影评的那一辑感觉更是强烈。我没有能力从学理上对她的这些文艺批评做深入的“阐释”,为了尊重作者,我还是只表达自己“感受力”所及之处罢。
评分其实她并不反对所有的阐释,她反对的是那种将越过艺术品外观,尽量对艺术品的内容所指涉的意义的阐释,就是完全无视“坎普 “精神的阐释学。Sontag还是电影批评爱好者,对布列松和戈达尔电影的批评虽不大同意但总算别具一格。前两篇为私人最佳,全书睿智冷静,风格迷人。
评分有几篇相当好。其中观点,每篇文章差不太多,就是讲敏感性/感受力(sensibility)——这个问题,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依然在讲,只不过路径不太一样:之前是反对阐释,后来是反对隐喻。有一两处(就目力所及),程巍老师的翻译有问题,应该看一看英文版。
桑塔格
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一 还没有哪个作家像苏珊•桑塔格这样,坚持不懈地把批判的勇气贯注到涉足的每个领域的。现在我们要谈思考和表达的勇气问题,是因为我们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谎言和胆怯的时代。正是在这里,桑塔格的声音显得特别的响亮刺耳,不依不饶。 不知从何时起,作家们开始必须和自己身份...
评分今天看报联系到《反对阐释》的一篇短文: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21.html 再次提到这个话题源于上周《南方周末》D27版《客家文化:走出围龙屋》一文。有一段文字如下: “...我看过一个日本学者的文章,说这土楼就像一个母亲的子宫,能够吞容一切。...
评分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其实源于自己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埋藏在心里,无法得以解答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我们大大小小无数的语文测验的阅读题里,总要求我们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摘取出来片言字句进行阐释,并强迫我们要与那么一个标准答案无限地接近,甚至是相一致。我常常在...
评分她通过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细致入微谱系学考察,拆解着意义的迷墙,对社群的惯性叙事结构发出质问,以一种挑战性的姿态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充满着狂喜,惊叹,感觉成为力量的一切源泉。直觉之火点燃的不是热情,而是更深向度的思考
评分她通过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细致入微谱系学考察,拆解着意义的迷墙,对社群的惯性叙事结构发出质问,以一种挑战性的姿态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充满着狂喜,惊叹,感觉成为力量的一切源泉。直觉之火点燃的不是热情,而是更深向度的思考
反对阐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