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
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當前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和西濛・波伏娃、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並獲得2003年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反對闡述》是蘇珊·桑塔格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國"現有的目光最敏銳的論文傢"地位。今天讀者來重溫這部將評論的鋒芒遍及歐美先鋒文學、戲劇、電影的論文集,一定能從中汲取積極有益的東西,這些與自己的藝術細胞相碰撞,很可能會有新的靈感火花。
今天看报联系到《反对阐释》的一篇短文: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21.html 再次提到这个话题源于上周《南方周末》D27版《客家文化:走出围龙屋》一文。有一段文字如下: “...我看过一个日本学者的文章,说这土楼就像一个母亲的子宫,能够吞容一切。...
評分刚读了第一篇。 读后十五分钟之内无法抑制心中的某种东西。。。她可能说出了我几年来想说又说不出的东西。 很少读到那么好那么深入我心的文章了。 她的评论有某种直抵要害的东西,(从某种特定的角度看来)年轻,激进,深刻而超前。 又, 去了桑塔格的官方网站,碰巧发现她去...
評分素材是每个人面前可以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能找到,而形式对于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歌德 苏珊•桑塔格认为“坎普”(“Camp”)是唯美主义的某种形式,是将世界看作审美现象的一种方式。但她(这里的“她”指坎普,我暂将其看作...
評分 評分这是去年时候写的一篇评论:http://www.tianya8.net/2004/12/blog-post_02.html 苏珊·桑格塔的《反对阐释》写于1966年,不过至今我们读起来还是让人觉得道出了胸中不可言说之块垒。 阐释的身影无处不在,小至小学语文课本,大至国际形式、国际行为,我并不觉得这位...
批評文集 大2
评分我覺得這個問題也可以這麼理解 如果戈達爾是個品牌 桑塔格就起瞭推手的作用 他們的成功不可復製並且將生態位占住瞭 真正值得做的還是挖掘自己的時代 摸索自己的風格 跳進紅海裏創業不是找死嗎
评分批評文集 大2
评分桑塔格的文字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能給人一種閱讀的愉悅。//有一種將桑塔格塑造成“坎普文化”推手的說法,是我之前極其懷疑和睏惑的的。//桑塔格直指的問題是,藝術究竟是什麼,美究竟是什麼,無論她的觀點如何又帶有何種時代的激情,不斷重提對美或者藝術品的專注地感受是永不過時的。而“高級”的藝術品或“嚴肅的”美學標準,是一種如博物館般宏大絢麗且充滿安全感的場所,桑塔格則警醒我們,即便如此“博物館”的大門永遠對著現時開放。《三十年後……》作為後記,它透露齣一種普遍的擔憂:不僅不再有人關心和感受藝術品的本質(無論“高級”還是“低級”的),娛樂業早就嫻熟地掌握瞭從內容到形式上的趣味的並且將其作為自身工業化的美麗包裝。那麼永遠不要忘記這一句話,關注“據以作齣這些評判的價值”。
评分左派文人對藝術的獨到見地,在敏銳的嗅覺中激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