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
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形成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1年移居澳大利亚。现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1980)、《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彼得堡的大师》(1994)、《童年》(1997)、《耻》(1999)、《青春》(2002)、《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等。库切曾获得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项,并于200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野蛮人》本身没有影射的痕迹,可是这种寓意复杂的作品必然使人想到许多现实情景,从过去南非的种族歧视到至今仍未消停的巴以冲突,甚至“引广’恐怖袭击,甚至中国“文革”的梦魔岁月……当代生活中所有那些令人惊然的事件都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语境,在阅读活动中扯动着人们的审美经验。跟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作家相似,库切在对人的关注中也同样看到了人类的精神困境,但是他的目光更多锁定于政治生活和文明进程中的伦理障碍:国家、种族、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如果说这是面向内心的自我挑战,贸然超越这些界限几乎就如打开一扇恐怖之门。
一、等待 在我看来,“等待”至少同时包括两种含义: 1.等待的对象还未到来。 2.在等待者的预期(而不是意愿)中,等待的对象总有一天会到来。 比如—— 等待戈多。戈多是谁? 等待成长等待毕业等待假期等待电话等待爱情等待。 等待回应。等待更多的回应。 等待冲突。等待冲突...
评分有几点想说和几点想问的,看过这本书的豆友也许可以交流一下。 1 这个老行政官很困惑,道德立场与政治立场发生冲突,他的想法倒是很东方:只想平平静静与世无争地过日子。 但一个身份暧昧的人却想要日子清静,绝对是太天真了。 3 《等待野蛮人》的名字确实是取自卡瓦菲斯的...
评分也不觉得有啥好。主要的方法是隐喻象征。觉得这个书的意义还是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所以被给以较高评价。 显然文以载道就是铁律。只不过有些人们认可,所以就觉得这个载得好。有些烂,那么大家都扔西红柿。
评分 评分一、等待 在我看来,“等待”至少同时包括两种含义: 1.等待的对象还未到来。 2.在等待者的预期(而不是意愿)中,等待的对象总有一天会到来。 比如—— 等待戈多。戈多是谁? 等待成长等待毕业等待假期等待电话等待爱情等待。 等待回应。等待更多的回应。 等待冲突。等待冲突...
man
评分故事叙述很散漫,情感表达没感到很深刻……可能期待更多的女性化视角带入吧……
评分羡慕这样的翻译
评分南非作家..新鲜. 结构思路等方面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喜欢这部小说.
评分3.9 “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到底谁才是野蛮人?审问的终点到底埋在何处?读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南非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渗透。 Chri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