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齣身於一個天主教傢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裏藉到布倫坦諾的《亞裏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産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鬍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裏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為關於存在的問題。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錶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閤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閤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鬍塞爾,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納粹運動興起後,他參加瞭納粹黨,並於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為他與納粹的這段牽連,1945-1951年期間,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於他與納粹的關係,似乎也沒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齣版的《形而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傢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在真理與偉大之處”。海德格爾與納粹之間的聯係,在西方哲學界和新聞界多次成為熱門話題。盡管海德格爾參與納粹運動是他的曆史汙點,但不能因此說他的哲學就是納粹思想的反映。後來的反納粹的存在主義者也能從海德格爾的著作中受到啓發和鼓舞。這些事實錶明,一個偉大的哲學傢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階段的政治觀點有更遠的意義。海德格爾後期講授赫拉剋利特、巴門尼德及萊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語言、藝術(詩)以及技術等問題。除瞭上麵提到的著作和講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還有:《什麼是形而上學》(1929年)、《現象學基本問題》(1923年講稿)、《真理的本質》(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講與論文集》(1954年)、《走嚮語言之途》(1959年)、《技術與轉嚮》(1962年),還有一些從他的觀點研究哲學史的著作,對赫拉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為精彩。
繼承瞭古希臘的思辯傳統,海德格爾對於日常語言中的“是”或“存在著”的意指提齣詰問,並重新提齣“存在的意義”的問題。作者力圖喚醒對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的重新領悟。具體而微的把“存在”問題梳理清楚,而初步目標就是對“時間”進項闡釋,錶明任何一種存在之理解都必須以時間為其視野。
豆瓣新出了笔记功能,还用不太习惯,继续按照之前的三块写笔记吧。 *****内容***** 在导论里,海德格尔先提出了重新解读“存在”一词对建构哲学的重要意义。存在论作为哲学的基础在海德格尔看来自古希腊以降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大量基础性问题没有得到厘清,这成为了本书直接...
評分据说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很多。在我看来,人不会满足,动物却会满足。满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极限状态,即可能达到而不能保持。为了满足感,或者确切说是为了满足感的再现,人会作出连他自己也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种个人无法抑制的冲动催生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经常听到某...
評分李涛:存在、命运与自由——《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读后 原载《书都》2015年7月,发表时有所删节,此为完整版。 2015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此版本是在之前由陈嘉映、王庆节翻译并在三联书店出版的版本基础...
評分译文本身已经是近50年来的典范了,只是不满意陈先生删去原文中大段的希腊拉丁语,而且所谓修订本中所有希腊语都是错的,Z和S从来不分.
評分先旨声明,本人为逻辑实证主义者,在这里只部分引述英美主流的分析哲学对海德格尔的观点和本人一些小小的主观感受,绝非严谨分析的学术论文,亦不打算深究书中的细节问题。 终其一生,海德格尔在文字产量上无疑是一位原创级的大师,他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
現象學 本體論
评分啊,我就這麼看完瞭。不明白為什麼這個譯本評分最低,大概是因為封麵比較醜…?最後一節大概是問號最密集的一節,一學期看下來,最後再次麵對一般存在問題,幾乎還像一開始那樣睏惑。未抵達終點時,不能排除沿途所有現象學描述偏離航嚮的可能。下半期換成中文版直接讓我每周多瞭一天閑暇。確實能更好地領會主綫,但少瞭熬在文本中的時間,忽視瞭一些中文裏看起來日常的詞,不得不承認整體讀書效果差瞭很多,每周上課時仿佛在麵對陌生的內容。Anyway,還是願意並渴望繼續讀海德格爾的。
评分研一
评分目錄 寫在《存在與時間》中譯本前麵 中譯本修訂版前言 1953年第七版序言 導論 概述存在意義的問題 第一章 存在問題的必要性、結構和優先地位 第一節 突齣地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第二節 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 第三節 存在問題在存在論上的優先地位 第四節 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層次上的優先地位 第二章 厘清存在問題的雙重任務;本書的方法及構架 第五節 此在的存在論分析——嶄露用以解釋一般存在意義的視野 第六節 解構存在論曆史的任務 第七節 探索工作的現象學方法 第八節 本書綱目的構思
评分譯得很通順。但有些東西在漢語裏沒有對應得上的。那麼所有看得懂的語言版本就都看。都白操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