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l岁时,父亲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家境贫寒,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毕业后从事过各种职业,青年时参加过共产党,后因不满党的某些政策被开除。二战期间来到法国,因《局外人》一书而成名。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鼠疫》、《堕落》,随笔《西西弗斯神话》等。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1月因遇车祸辞世。
书不厚,但有些难懂,所以放在周末来看。 加谬说“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阻止我把我把阳光下和历史中的一切都想象为美好的,而阳光使我懂得历史并非一切。改变生活,是的,但并不改变我视为神明的世界。” 在《讽刺》一文里,一个瘫痪的老妇人,被...
评分加缪是艺术右派,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暴力革命意味着反对被压迫者通过暴力成为新的压迫者(可用于文学艺术中的“控诉”主题);强调的是反叛。革命是将思想灌输到历史经验中去;而反叛只不过是从个人经验走向思想的运动。归根究底,存在主义关注的是人,活生生的个人。人存在的...
评分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是真的置身于苦难与阳关之间了 加缪的思想总是像星空一样深邃,有些较为晦涩的语句让我读起来深陷痛苦之中,然而他的文笔又如同星空一样美丽,让我常常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随着他漫步于阳关之下,欣赏着眼前的美丽景色。 我爱加缪,就如同置身于...
评分因为兰晓龙,因为《士兵突击》,于是开始对加缪感兴趣。 人生就是荒谬,正如日复一日滚石上山的西西弗。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到几千年前...
评分书不厚,但有些难懂,所以放在周末来看。 加谬说“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阻止我把我把阳光下和历史中的一切都想象为美好的,而阳光使我懂得历史并非一切。改变生活,是的,但并不改变我视为神明的世界。” 在《讽刺》一文里,一个瘫痪的老妇人,被...
加缪的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为什么活着。”若没有对大地、对人的无比热爱,没有追求美和爱的激情和为之忍受苦难的精神,那生之意义又何在呢?总是有这样的时候,必须在静观和行动之间进行选择,这叫做成长。然而对一颗骄傲的心来说,中间道路是没有的,有的是上帝或时间,十字架或刀。这个世界有一种更高的意义,超越了它的骚动,或者除了这些骚动外没有什么是真的。必须和时间共生死或者为了一种更伟大的生活而摆脱它。我知道人们是可以妥协的,可以生活在时代中而相信永恒,这叫做接受。但是我厌恶这个词,我要么什么都要,要么什么都不要。然而天才什么也原谅不了,恰恰是因为天才不允许这样。
评分【1小时40分】反与正更多的是加缪的个人人生方面的思考,是经验性的、反思性的。而《反叛者》部分则更多的是充满激情的理性思考,是批判性的。《反与正》部分的很多文笔太牛逼,翻译的也好。不是非常平实却也不炫技,大师手笔一看便知。关键的是,他的写作和他的哲学思想高度合一:是人间的而非神性
评分青春记忆与青春的理性抒情
评分反抗者看不懂。反与正很棒。翻译有些操蛋有些牛逼。。
评分09.06.12翻译得不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