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 Fukuzawa Yukichi
1835~1901
曰本明治时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一个有渊博知识、过人眼光、非凡胆识的,将思想与行动完美结合的大学者;庆应义塾创始人。
1835年 1 月10曰生于大阪,卒于1901年2月3曰。自幼学习汉字,受儒家思想熏陶。1854年赴长崎游学。
1858年受藩命到江户(今东京),在筑地开藩属兰学塾,任教师。1860年,随幕府遣美使节团赴美访问,深受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文明影响。
1861~1862年,随幕府遣欧使节团历访法、英、德、俄、荷兰、葡萄牙各国,广增见闻。1867年再次赴美国访问。
1868年明治新政广付成立后,他将兰学塾迁往东京芝新钱座,称庆应义塾,从此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1871年又将义塾迁至三田。积极倡导文明开化,宣扬爱国、报国思想,主张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反对西方列强的压迫。
1873年,他和森有礼等人创立明六社,出版《明六杂志》,从事启蒙活动。他的译著《西洋情况》、《西洋旅行指南》等多是介绍西洋文化的启蒙著作。此外,《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885年,在他创办的《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主张曰本与欧美列强一起瓜分、宰割中国和朝鲜,进而争霸亚洲与世界。他一生未入仕途,著书100余种。晚年著有《福翁自传》。
本书是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主要著作之一。
本书阐明了文明的涵义,认为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并指出日本必须以西洋为目标,努力学习,急起直追。
本书体现了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和现实精神,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日本资本主义初期的政治思想状况。
最早是从顾准的书中知道福泽谕吉,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他。福泽谕吉在日本无人不知,30年前新版日元最大的面额一万日元上就是他。庆幸的是,看本书之前不久刚看过《一本书看透日本》,有了那本书中对日本历史的简单介绍,再看福泽瑜伽这本书,就轻松很多。 关于福泽谕吉以及影响...
评分 评分我对日本的开国史,不...应该说是日本的民治维新史并未有深入的了解。 全书共十章,从现在看来,福泽谕吉相当丰富。英美、欧洲,他都曾游历。 文章的思想上,主要总结了儒家、中国的传统文明,日本的神道文明。欧洲的文明以及美洲的文明。 主要涉及的是国体、政体、代议制政...
评分《文明论概略》中提到日本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区别。中国自古是至尊和至强为一体,在这种制度下统治人民,并且深入人心,左右人心方向。在这种政治统治下的人民的思想趋向必然偏执、胸怀狭窄、头脑简单。日本文明发展到中古武人执政时期,至尊的天子没有至强的武力,而至强的将军...
评分全书以及其平实的文字论述了日本在面临东西方文明冲突碰撞中的问题以及以文明的全面提升应对西方强加的殖民压力的道路选择。文章体现了作者的渊博学识,冷静客观的态度,有饱含爱国爱民的情怀。其对于日本历史的剖析解读,颇具眼光,见识过人之处不少。在论述私德功德,...
中国刚刚是先易后难,最后整到新一轮封建去了……
评分对那个时代的日本人来说实在是过于超前了,但是正如谕吉所言,学者乃是雁奴,必须要高瞻远瞩,带领社会前进。有些理论放到现在当然过时了,尤其是国家主义;有些理论则推导的并不完美。但是福泽谕吉本人的情操,和失足的严复,那确是云泥之别。他虽然鼓励独立思考,但自己确是一个万世师表的人。
评分转型期学者的著作特别值得重视。作者提出的反对权力偏重,崇智崇法而不崇德,全力追求文明和独立等,堪称真知灼见,至今仍不失其启示意义。作者著书立说的态度亦可钦佩。千秋鉴借吾妻镜,可深长思之。十五年六月三日阅讫于长沙。
评分虽然战后丸山和子安老师都替福泽辩护过,作为时事评论的脱亚论甚至可能不是福泽写的,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本书中作为重要论点的权道论,对弱肉强食的肯定,无意是福泽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的一个错误。但我们整天说的落后就要挨打,也是同一个逻辑下的产物。与此相较,孙中山的王道论和宫崎滔天充满理想主义的第三世界(勉强用这个词)连带论,都是出于道义而非实利。同样是政治家的哈维尔也说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 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日本人迷失在手段中而遗失目的,至今还不懂得反省,始作俑者无疑要算上福泽一笔。当然这种问题也不是只有日本人有。
评分对那个时代的日本人来说实在是过于超前了,但是正如谕吉所言,学者乃是雁奴,必须要高瞻远瞩,带领社会前进。有些理论放到现在当然过时了,尤其是国家主义;有些理论则推导的并不完美。但是福泽谕吉本人的情操,和失足的严复,那确是云泥之别。他虽然鼓励独立思考,但自己确是一个万世师表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