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赵汀阳:哲学家,研究领域元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广东汕头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互动知识中心主持、并兼任于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等。出版著作数十部。在方法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多有理论创新,其“可能生活”理论和“无立场分析方法”理论为知名理论。
有矛盾 柳谦 2006-12-05 偶然机会看到一篇《“无立场的思想”可能吗?——评一种“新”哲学观》,何中华,《哲学研究》1997。10。里面谈到了赵汀阳“无立场”的经验论方法与“可能生活”的目的论思想的矛盾。我也觉得批评得有道理。价值一方面以“能做出来”为标准,...
评分[ 这是一篇元哲学论文,写于2004年11月中旬,出现于2005年第4期《世界哲学》杂志 ] 林 航 在《一个或所有问题》、《论可能生活》、《没有世界观的世界》等一系列著作中,赵汀阳发展了一套标准的哲学理论。无立场分析方法在此理论中占据了相当关键与核心的位置,不仅如此,...
评分哲学与语言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写的哲学书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晦涩,我更容易理解。 他解释了我心中的一些疑问。 1、首先就是书名说揭示的,哲学的问题是一个问题,但同时要思考所有问题。我理解那是因为哲学的问题高度概括,因而外延极广。 2、在西方的...
评分赵汀阳的“问题间性” 魏智渊 来源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博客 2006-10-01 哲学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思考与重新建立各种‘问题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新问题的干涉下,我们原来的思想格式(例如现代的知识至上的学术格式)、概...
评分无立场的立场 shenshangzhijian 2005-4-21 无立场的立场 思想是伟大的,偏好都是渺小的。 ——赵汀阳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员 说这句话的时候,赵汀阳正在论证他的“无立场分析”理论。所谓无立场分析,大致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时...
赵汀阳用2500个常用字,颠覆或者重新定义哲学是什么,可以做什么。野心惊人,见解也惊人。
评分赵汀阳用2500个常用字,颠覆或者重新定义哲学是什么,可以做什么。野心惊人,见解也惊人。
评分啰啰嗦嗦
评分这样轻易跳出一切既定立场的简练和直白对我来说具有无穷的魅力,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看似)恣意地褒贬。BTW,好多理工男自以为也拥有同样的品质和因之而生的独特魅力,其实只是无知和自大狂罢了。
评分一个或所有问题,思考一个问题就得思考所有的问题,思考所有的问题就是思考一个问题,思考思想。因而思想的完备性成了最后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