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三卷)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南怀瑾 易经 中国文化 国学 哲学 易经杂说 中国哲学 周易
发表于2025-04-10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三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评分南先生对于古典的阅读,为现代人带来了机会。
评分他终究还是没让我学会算命。
评分南先生对于古典的阅读,为现代人带来了机会。
评分他终究还是没让我学会算命。
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下来这一个小段说,《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交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这则书评不好写。 不晓该朝哪个方向走,随意写写,不讲究太多思路了。 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最近开始补习起来,周易本不是在所想列表,长期来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些迷信东东,要不是因为朋友开了一个易经小讲座,我临时抓起《易经杂说》看了两周,才道真正迷信的是我自己,迷信于那...
评分南先生在书中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他认为在易经出现前,一定存在过一类高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智慧结晶就是《易经》,让我们再来研究他,放任四海而皆准。 一直想等到自己心智成熟的时候再读《易经》,等到现在,友人推荐南先生的这本书,读到50页的时候,还...
评分之前看见南怀瑾老师的著作都是绕道而行,原因是风评不佳——大家举例说论语别裁里面解释一个字出现了问题,而这个字的意思似乎连初中生也不会混淆。另外,大家又说,某旦当年接受了南老师的捐赠,于是作为报答,就为他出版了一个系列的书——大陆就某旦出版的才是正版。而同时...
评分最近在研究周易,刚入门,看完张善文《周易入门》,这是我看的周易第二本书。刚读两天,看了七、八十页,很别扭。事实上这也是我读的南怀瑾的第一本书,好大的名头,但很失望啊。 书里一个劲的要把周易和科学扯上关系,但大多文字又都只说“太科学了,太科学了”,没有深入的...
评分对于我这种之前从未真正接触过易经,一方面觉得它高深莫测、另一方面又对其有浓烈好奇心的人来说,易经杂谈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整体可基本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对八卦、六十四卦、方圆图、五行、天干地支、六十花甲、纳甲与易数、河图与洛书等内容做了基础的介绍,看了很有意思...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三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