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捲)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南懷瑾 易經 中國文化 國學 哲學 易經雜說 中國哲學 周易
發表於2025-02-07
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始終沒讀完,但寫得很清晰啊,果然有學問,說話從頭到尾都有條有理。有些書,作者自己寫到一半纔豁然開朗還是怎麼滴,反正很讓人看不起。
評分我懷著裝逼的心讀瞭一點,太難瞭,我讀不懂。過幾年再來讀吧
評分易經的書讀過不少,這本是寫得非常好瞭。易本來就生澀難懂,經年纍月,所以能言之有物,自圓其說,又解釋得淺顯易懂就很難瞭。
評分易經雜講
評分我懷著裝逼的心讀瞭一點,太難瞭,我讀不懂。過幾年再來讀吧
樂天知命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下來這一個小段說,《易經》這個法則與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陽、月亮的運行,有一個固定的法則,不能變。春、夏、鞦、鼕、白晝、夜晚、南極、北極,一切變化的法則都是固定的。而《易經》學問的原則也相似,真理的準確同宇宙的法則一樣的固定,所以人類提齣來的任何學問,都不能違反《易經》所提齣來的法則,超不齣《易經》的範圍,不管人類任何學問,人類如何偉大。比如人類今日到達瞭月球,也隻到達瞭月球,並沒有超齣宇宙,月球、太陽,都在宇宙的範圍之內,而《易經》的學問,就有宇宙這樣偉大,所以,沒有辦法違背。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這裏說瞭,為什麼我們要懂得《易經》這個學問?因為懂瞭以後,纔能“知周萬物”。知即智――智慧充滿瞭,對萬事萬物的大原理無有不懂,然後“道濟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隨便做哪一行職業,都可以達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會有錯誤瞭。在《論語》上看到孔子的感嘆,他在四十九、五十歲的時候,纔開始讀《易經》,而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假如上天多給我活長久一點去學《易經》,可能達到沒有錯誤。故以他的立場來說,人生的修養必須要學《易經》,纔能智慧周乎萬物,不緻發生錯誤,也和無違的道理一樣。如果欲濟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學問,大學問的原則,就在《易經》,懂瞭《易經》纔能濟世救人,因為任何學問,沒有超過《易經》的。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旁行是什麼?研究易數時說過,就是旁通,也是錯綜復雜的“錯卦”,如乾卦的三交動瞭,就會成天澤履卦,等於大傢坐在這裏,隻要其中任何一個人動瞭,都會影響每一個人互相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萬事萬物,不能永恒不變的,有縱的關係,還有橫的關係,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規律的,不會散開,能旁行不流,對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樂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遠是樂觀的人生。我曾告訴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觀的,尤其佛傢的大慈大悲是講悲的,隻有中國儒傢講樂。像《論語》上幾乎沒有悲字,都是樂。有一本明朝的筆記,曾經統計過《論語》上都是樂字,而不談悲,這也是中國文化不同的地方。談生命隻談生的這一頭,不談死的那一頭。人多半是悲觀的,本來生命是很可憐的,以另一個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觀,但以《易經》的角度看生命,是樂天知命,很樂觀的,沒有憂愁。所以人欲達到真正的樂觀,隻有從觀念中懂瞭《易經》的法則。
书很浅显,发人思考。当然,思考不是智慧。 看过这本书后,觉得这个世界,复杂又简单。 这本书引出许多值得一读的其他书籍,我最佩服邵康节,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身体这么脆弱了,他不得不脆弱,不得不早死,他的脑子在我看来,是电脑。 所以活得糊涂一点,或者时常装得糊涂一点...
評分发表于 2010-04-30 23:50 南怀瑾先生自称所述与常人有异,或言与正统阐述所不同,实则未必,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如观一部《菜根谭》,被儒解、道解、释解的版本颇多,究其根本不过一笔记而已,如严氏家训差不多,内容更杂一点,范围更广一点——更何况上古三大奇...
評分发表于 2010-04-30 23:50 南怀瑾先生自称所述与常人有异,或言与正统阐述所不同,实则未必,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如观一部《菜根谭》,被儒解、道解、释解的版本颇多,究其根本不过一笔记而已,如严氏家训差不多,内容更杂一点,范围更广一点——更何况上古三大奇...
評分之前看见南怀瑾老师的著作都是绕道而行,原因是风评不佳——大家举例说论语别裁里面解释一个字出现了问题,而这个字的意思似乎连初中生也不会混淆。另外,大家又说,某旦当年接受了南老师的捐赠,于是作为报答,就为他出版了一个系列的书——大陆就某旦出版的才是正版。而同时...
評分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还是比较失望的,一开始对于“易”的浅谈还是做了很多标注,把许多讳莫如深的哲学思想口语化我觉得对于文化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学术严谨上,我们讲本土生根的宗教哲学文化也要说个历史渊源,而去谈外来文化譬如佛教,我们就一样得去遵循其文化...
南懷瑾著作珍藏本(第三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