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弗兰姆普敦,1930年生,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尔讲席教授。他曾任教于本学科内许多一流的院校,其中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苏黎世ETH学院,阿姆斯特丹伯拉杰学院(Berlage Institute),洛桑EPFL及维吉尼亚大学。他写有大量关于现当代建筑的论著,并从1986-1990年担任由密斯・凡・德・罗基金会赞助的位于巴塞罗那的EEC欧洲建筑奖评委会主席。
本书是对20世纪的建筑及其起源的一次全面审视,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1985年本书再版时,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充,补充了最新的内容,并对当前特别重要的领域和论点进行了考察。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也经过重新审订和扩充。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第一次看是在大概8年前,因为某位老师提到了着本书。当时还是建工出版社的老版,第一次看这种翻译过来的专业书,只是对熠熠星光的章节勉强看得进去,因为有大略听过的人名和建筑名。后来,老师问,那些章节你最有印象?当然我的回答令他失望,提示道:是很艰涩,多看几次,串联...
评分这是我给很多向我索要书单的同学推荐的第一本书。弗兰姆普顿汇聚宏大历史材料的能力掩盖了他借由历史来表述思想的初衷,所以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也陷入了庞杂的历史事件之中——不仅建筑的,还有文学的、经济的、技术的甚至是政治的。而在精读了四遍(不包括专题...
评分内容翔实,不免些许杂乱。历史内容不少于理论内容。摘录了第二部分每章建筑师的主要特点。 -------------------------------- Part 2: A Critical History Chpt.1 News from Newhere: England 1836-1924 A.W.N.Pugin: 推崇中世纪风格,Gothic Revival,影响了后来的Pre-Raphae...
评分最近才知道,建筑本科的教材主要参考了佩夫斯纳一行人的著作,那么难怪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冲击,因为这本来就是西方的两种不同的声音。不过也不必把弗兰普敦看成现在学术的唯一大师,因为还有很多西方的著名理论著作没有翻译成中文,所以我们就不知道那些学者罢了。
评分书本身包含的知识面十分的广泛,内容丰富,只是语言晦涩,每次读完虽然大多数人名我都认识,只是读完了就读完了,毫无感觉,细细品味,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又或者一次性读了太多,容易头昏脑胀,性质一下折损了一大半,亦或是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下午我脑子不清...
据外国同学说这本书还是诺丁汉大学本科的读物呢。 读的时候会有点困(历史。。) 不过几乎每一章节里面都会出现让我兴奋的地方 从文化、技术、结构到很多建筑师跟这些东西的关系 相信学了更多东西再读的话,会有更多感悟~
评分一本30年前对现代主义百科全书式的评论集,放到现在依然受益匪浅。问题是即便经过8年建筑教育,对这本书依然只是囫囵吞枣,面对庞大的人名和学派体系,除了因为毕业论文而对德国一派体系稍有涉猎而所遇困难较少,以及对亲身体验过的建筑稍有认知之外,大部分仍颇为难懂,非因艰涩,实乃肚里货太少!
评分现代建筑是大规模工业化的必然产物
评分说到底还是说现代主义好
评分强力推荐 不是简单的时间轴处理 理性而又触类旁通其他人文学科地梳理建筑史 不乏批判性思考 非常启发! 虽然不能做通俗读物看,语言角度来说,但细细慢慢啃下来定大有收获 (好吧我是到了考试才认认真真把这本书看完,如果早知有中译版就不用啃法语版啃那么费力,复习那周天天抱着此书入睡也是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