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现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出版有小说集《饶舌的哑巴》、《破镜而出》。
《花腔》以寻找主人公葛任为基本线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謎为结构中心,描写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爱情经历,讲述了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命运。
小说的最大特色是以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来完成叙事。书中众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异,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这桩历史謎案,显得意味深长,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记忆与遗忘、饶舌与缄默等诸种生存状态的体验和思考。
《花腔》里,人人都在讲话,唯独葛任一言不发。当然,他已经死了。盖棺定论,给历史评价,这是国人自古相传的欲望与冲动。 读这本书,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厌恶。(当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的失败——这恰恰说明,作者的写作是成功的。)我的厌恶在于,这些自称“从不耍花腔”...
评分《花腔》里,人人都在讲话,唯独葛任一言不发。当然,他已经死了。盖棺定论,给历史评价,这是国人自古相传的欲望与冲动。 读这本书,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厌恶。(当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的失败——这恰恰说明,作者的写作是成功的。)我的厌恶在于,这些自称“从不耍花腔”...
评分 评分李洱说,《花腔》是自认迄今写过最好的作品。 《花腔》是一本无需按章节顺序,都能流畅阅读的作品。(我从第一章节起,跳到第三章节,最后回到第二章节)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份的前后差异会导致观念上的错误。历史的呈现往往是既得利益的展示,在时代布局下,葛仁(个人)是政...
评分这又是一个叙事的陷阱,在三个复调式的叙述下,主人公“葛任”的离奇故事逐渐被我们所掌握,之所以说被我们掌握,是因为这完全需要你自己的理解和参与,加上所谓的“我”在一旁援引各类史料,帮助分析问题并言之凿凿,整部小说织成了一张网,要想了解葛任,全靠你自己对这...
啊。忘了点了。。。
评分读这个,是在升高三的时候。当时非常激动得读完,关于这本书到底是不是小说这个问题迷惑了很久……
评分故事,叙事节奏,结构,语言。无一可观。
评分当年被捧上了天,把80年代那批作家玩过的花招换个方式再玩一遍。还有就是啰嗦,又没有莫言那种驾驭掌控能力,火候还差点 其实也值个3星,但当年看这本书却是课堂上最好的催眠剂,名不符实,一星伺候
评分以访谈为形式,模仿口语十分到位,且行文晓畅。也有注释性的文字,然而浑然一体,并与形式上的正文浑然一体,这是李洱高于阎连科的地方,也是笨蛋阎连科能学到形式然而学不会的神韵。三位讲述者都自辩不会耍花腔,然而花腔无处不在,人大约总是这样的。范继槐最令人生厌,白圣韬因懦弱其次,阿庆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