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十年代

重返八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洪子诚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5752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当代文学 
  • 程光炜 
  • 洪子诚 
  • 八十年代 
  • 文学批评 
  • 80年代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80年代”不仅是个人记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洪子诚、李陀、程光炜、王尧、李杨等人撰写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学的文章,雕刻集体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肌理,对80年代有一个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评分

“‘断裂论’总是试图把历史划分为互无联系的离散本体与完全可知的部分。但混杂物不仅从来未消失,而且还在扩散,当混杂物生成时,越界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这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书中李杨的一篇论文《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以...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录的文章水平很高,尤其是李杨和贺桂梅的几篇。“重返”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回望过去的80年代,摆脱80年代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预设,质疑文学/政治、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等一系列定性的二元对立模式,重新思考“纯文学”、“文学主体论”、”文学回到自身“、”人的文学“、“文学现代化”、”现代派文学“等已然本质化的概念,提出探讨80年代文学的外部制度性研究视角,80年代文学仍然延续50-70年代文学的书写框架,其反意识形态性恰恰是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的表现,思想解放、新启蒙思潮中的人道主义、人性、个人的觉醒都是有其明确的价值预设的,一切旁逸的都被排斥贬低,逐渐塑造成为80年代乃至当今人们的政治无意识。

评分

李杨和旷新年站在同一战线。罗岗那篇美妙无比

评分

二零一四年读的第一本书,算是个好开始。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是我感兴趣的,做了一页笔记,从中又发现了一大堆要看的东西。明天开始复习古汉!

评分

确实“都是自己人”(虽然也不全是,李杨还吐槽王尧来着),但“重返”不正是要建立自身在知识谱系中的位置吗?非常不解为何会把查建英访谈选进来,简直一篇毁所有。还有关于重返的那几个关键词,所论述的大的思想范畴过于重复了,恰恰是那几篇做文本细读的各有精彩之处。

评分

学界代表观点大集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