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作为“王安忆•非虚构”文丛中的第一本,共收录了王安忆的《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你要做什么呢?”》《我为什么写作》《茹家溇》等五十三篇散文作品。作者讲述童年故事和成长经历,讲述文学之路,并从女性角度以细腻敏锐的笔触对社会及生活本质进行了探讨。文字美丽隽永,况味悠长……
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文革期间赴安徽插队,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荣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2011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
著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长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天香》等;中篇小说《小鲍庄》、《我爱比尔》、《隐居的时代》、“三恋”、《月色撩人》等;另著有包括了《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剃度》在内的多部短篇小说集,以及《独语》、《寻找上海》、《故事和讲故事》、《心灵世界》等非虚构作品。其中《长恨歌》荣获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1963年中国北方的主要河流滦河水系爆发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洪灾,受灾人口超过三百万。而这一年的江南却风调雨顺,熬过了最为艰苦的日子。茹志鹃在她的散文《痕迹》里写到南汇镇上有火腿月饼出售,“水果店里满是鹅黄的蜜梨和挂了白霜的苹果”,书场上挤满了听书人,姑娘们在挑选...
评分从真正意义上说,这是我读王安忆的开始。 读过王安忆大多数书,但常常忘记读了,甚至包括《长恨歌》。 当年喜欢池莉,是因为中篇《绿水长流》,那邂逅,一生难忘。 当年喜欢上迟子建,是因为《北极光》。 也许,这都不是“伟大作品”,但是我对作家们的伟大记忆。 这本《空间在...
评分写自己的成长环境,父母的经历,纪实散文 才发现,周围的一切空间都印刻着我们的生活,熟悉到如同认识自己的血脉一样的分布,我们成长的年岁都被这个建筑凝刻,我们周围这么美的景色,因了天天看见,都已熟视无睹,而不知道族谱的家族,早已没办法找到我们确实的来源
评分1963年中国北方的主要河流滦河水系爆发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洪灾,受灾人口超过三百万。而这一年的江南却风调雨顺,熬过了最为艰苦的日子。茹志鹃在她的散文《痕迹》里写到南汇镇上有火腿月饼出售,“水果店里满是鹅黄的蜜梨和挂了白霜的苹果”,书场上挤满了听书人,姑娘们在挑选...
评分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如果我读了某位作家的作品之后,尤其是以前没有读过的新作家,发现自己很喜欢,心里便很高兴,有点赌徒赌赢了的心理,觉得很安全,往后的这段日子,便一定是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待到差不多读完自己所能找到的,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之后,便开始找下一位作家。...
第三辑太精彩,果然自己寻祖才会写好。喜欢王安忆的小说多一些。
评分“时间如同糖衣般把往事裹成治愈的胶囊⋯⋯” 尤喜《花匠》、《回忆文学讲学所》、《李章给我照相》以及《烧鸭子》。
评分80年代至今的散文选,分三辑,记往忆人,从童年到青年的为主,忆人以亲人为主。多为有感而发,不少是唯有王安忆才能写得出来的,如,上海弄堂的感受等,但由于整本书文章跨度大,内容杂,总体感觉就出不来,最后关于母亲的日记的几篇似乎有点偏出全书的基调,有些可惜。
评分囿于自我的悲欢,有些过于碎片化,且嚼了太多遍
评分面对过往,自觉或者不自觉,我们难免会从当下的处境出发去做些美化,于是也就失掉了本真。这本集子里的散文,多是之前读过的。再来读,依旧有兴致。这兴致的源头便是王安忆对待过往的态度,是那么诚实,虽然是文学化的,但同时也是家常的。虽然人与人成长的环境大为不同,但成长中的烦恼却是类似的。通过阅读她所刻画的成长故事,让我有机会切身地想起曾经那个小孩,既陌生,又熟悉,并不伤感,反倒觉得,这些就是我人生的财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