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作者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国的近代历史,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以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社会转型为中心,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经济与经营方式,及其在各国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演化过程。书中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将资本主义综合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
这本书需要精心而读。学历或者学力也是读者的一个考查标准。这些日子,给几个高考的学生讲课,就把这本书,找出来,以前读不下去,现在可以读了;以前不明了的,现在有一个清楚的印象。如果读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的知识,读本书的时候,可以说是无往而不胜了。这是一个关键,...
评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自蒙古西征之后,人类世界最惊心动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便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从哥伦布扬帆西进以来,欧洲逐渐开始了他征服世界的脚步。人类世界的第二次轴心时代独自在欧罗巴肥沃的...
评分整理一些阅读此书的感想吧: 1, 从霍布斯到现在的国家意识,是个人意识替代宗教与神权。我突然想,下一个以什么意识来考虑国家,会是什么,而国家,又会呈现以怎样的形态。 2, 无论威尼斯,荷兰,英国,到清教徒国家,是个人意识上升和产权得到保障...
评分黄氏由威尼斯为资本主义之发端,兼容人文地理、哲学、商业发展、宗教和王权的政治斗争等因素,对荷兰、英格兰、法兰西、美日德进入资本主义的演进历史,以及苏俄、中国的近代演进历史进行了回顾,否定韦伯的资本主义的新教精神决定说,重视制度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也就是,他...
评分叙述还行,理论贫乏,不太成功的一次尝试
评分黄仁宇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国的近代历史,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虽然说是大历史视角,但是作者整本书却过度注重细节问题,写的罗里罗嗦,很有旧文人的色彩。看这本书很有点一个老太婆坐在太阳下给你讲故事的感觉,唧唧歪歪的说了老半天。整整600多页的书,如果我来写,大概200页就可以搞定了。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太大,超出作者的能力范围之外许多。所以这本书介于3星和4星之间,可以用作资料参考。
评分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评分什么是资本主义?一个曾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评分黄仁宇这部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进行批判,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乃至沙俄的历史发展,从而总结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特点,并试图将这些观念运用于指导中国现代化发展。总体上看,黄仁宇的研究很宏大,属于现代化比较研究,不过他是历史学出身,因此历史比理论味道更加浓厚,所以研究特点上是历史现象比较,而缺乏理论性的总结。这是中国学人在海外会选择现代化比较研究的一部著作,缺点难免,但是总会有所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