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論傢,《法國革命論》則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寫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傢揚(Arthur 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曆史文獻。
柏剋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中産階級傢庭,他的父親是英國國教徒,母親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國國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貴格會(Quakers)的教育。這種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許有助於解說為什麼他畢生要主張宗教寬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讀於三一學院,21歲時去英格蘭學法律,後又改學政治和文學。1756年他寫成《自然社會的論證》一書,書中譏諷瞭流行一時的博林布魯剋(Bolingbroke)的理論,而且還冒名是博林布魯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魯剋曾認為,文明社會的齣現必然要伴隨著貧睏和苦難,並且還認為基督教可以歸結為當時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剋則辯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政治社會就都會成為一片混亂和無秩序瞭。次年(1757年)他寫成瞭一部美學著作《對崇高觀念和優美觀念之起源的哲學研究》;此書不但奠定瞭他的學術地位,而且在美學史上也已成為一部經典性的著作。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曆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頗有似於20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幾乎迫使當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站在它麵前錶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年柏剋晚年的壓捲大作《法國革命論》隨即問世,書中以充滿瞭激情而又酣暢淋灕的文筆,猛烈地攻擊瞭法國大革命的原則。
柏克是英国的辉格党人,辉格党在近代英国政治史中始终扮演着从王权那里取得自由的角色,而辉格党传统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传统的同义词。在柏克从政的三十年中,他也一直捍卫着自己坚守的自由事业:致力于促成爱尔兰的贸易自由,推动当地天主教解放运动;支持美洲人民的自由事业,...
評分【按语: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是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保守派首席代表,其《法国革命论:兼论伦敦某些团体有关该事件的行动,一封原意系致巴黎一位先生的信》写于革命一周年纪念之际,即1790下半年。因为是以信函的方式写作,显得较为杂乱无章。 在这封致de Dupont的信函...
評分柏克最为后世注意者有二:一是他作为“保守主义鼻祖”的“保守而自由”(刘军宁语) 的政治思想;二是他在《法国革命论》中作出的法国大革命的“毁灭性的破坏终将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唯有它才能够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的“历史学史上最罕见的准确预言”...
評分英格兰十三世纪的中央集权形塑了延续至今的政治自由; 法兰西十五世纪的中央集权直接导致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政治革命。 亨利二世利用其他阶层限制贵族 路易十四沿袭祖先的伟业利用官僚代替贵族 为了削弱地方司法权,亨利二世通过陪审员制度提升王室法庭的吸引力,通过巡回法庭...
1998年版本並非此封麵
评分很精彩的一部論述
评分平衡器。傳統自由的高貴。對革命過程的粗暴、不敬、稅製、國民議會組織、行政與軍隊結構一一加以駁斥……「Tous les Evêques à la lanterne(把所有主教吊死在路燈杆上)」原來掛路燈那會兒就有瞭。
评分個人信念、洞察力、纔華與曆史大事件相遇而産生的傑作,可遇而不可求!“我並不自命像其他某些人那麼準確地瞭解法國;但我曾終生緻力於使自己瞭解人性;否則我就不配擔負起為人類服務的那份卑微的差使瞭。”這種融作者生命經驗和性格於其中的作品,仿佛是自然而然産生的,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其魅力不是一些專為某種學術目的而寫的書所能有的。
评分很精彩的一部論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