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程

科学的历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国盛,1964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攻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1986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1997年被破格晋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9日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99年12月被批准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国盛
出品人:
页数:658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0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3010587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普 
  • 科学 
  • 吴国盛 
  • 科学的历程 
  • 历史 
  • 科技史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科学的历程》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书中对埃及、苏美尔、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做了简明清晰的描述,继而用较大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希腊文明,描述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古希腊的蓬勃发展。

书中描述了人类的宇宙观如何从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模型,演化到地心说,再演化到日心说的发展。还详细地描述了我们中国人了解不多的、古代西方的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亚历山大科学院的成就。这座诞生于公元前200多年(相当于我国秦汉时期)的学术中心拥有动物园、植物园、演讲厅和藏书70多万卷的图书馆。国王还为科研工作者设立了科研基金。在那里工作的欧几里德创立了几何学,在那里成长起来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这所科学院最令人惊讶的成就是造出了蒸汽机。后来,亚历山大科学院毁于兵火,稍微复兴后又遭到宗教迷信势力的多次打击,最终消失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

这本科学史还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经阿拉伯人和蒙古人传入西方,又如何为文艺复兴和科学的重新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书中描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宗教迷信势力对他们的打击和迫害。书中还描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正是在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现代的科学协会和科学院,促进了力学、热学、化学和电磁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使用。这其中包含许多鲜为人知的悲喜剧故事。

《科学的历程》描述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描述了原子弹的制造、卫星火箭和登月飞行。

此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

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阅读这本书,有助于年轻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助于他们了解科学进步的曲折艰难,以及宗教迷信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阻碍,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类更纯粹的进化史 ——《科学的历程》书评 “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的政治正确性自不待言,历史叙事在中国语境中又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中国缺乏带有人类进化眼光的科学史通俗读物。 1995年出版后风行一时的《科学的历程》不但弥补了这一缺憾...  

评分

01 很多人喜欢追根究底,他们思考再三,也许会问出这样的一些问题: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而现代物理学也有一半是建立在这一套理论之上,但是,物理学家真正知道万有引力是什么吗?我的意思是真正。 他们知道万有引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吗?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它为什么存在?...

评分

想起读这本书,是看到一个书目的推荐,拿过来一读才发现自己的浅薄,若在10年前我20岁时候将此书熟读3遍,相信自己觉不是现在这个状况,应该要博学多了。现在,身边的人不是玩电脑,就是养宠物玩,真正读书的人很少了,大家都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与思考上,虽说是被物质生活...  

评分

想起读这本书,是看到一个书目的推荐,拿过来一读才发现自己的浅薄,若在10年前我20岁时候将此书熟读3遍,相信自己觉不是现在这个状况,应该要博学多了。现在,身边的人不是玩电脑,就是养宠物玩,真正读书的人很少了,大家都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与思考上,虽说是被物质生活...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门课还是很不错的,当时买来是为了应付考试,然后觉得给我儿子以后当启蒙教材会很不错

评分

96万字的大部头…在读科学史的时候确实对于科学有了良多的反思,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于科学乃至对自己生涯的态度,从还原论信仰走向整体论、系统论信念。

评分

我对科学家的一点领悟——道德性、开创性、颠覆性、超前性!6月24日晚于老图归寝的路上。此书虽有颇多不足,但受益良多,思考良多! 还原论还是系统论、整体论?时间的存在?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之别在于数理科学传统和博物学(自然史)传统。尊重自然!无为?“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摘自爱因斯坦的话儿~

评分

对科学史的较整体和全面的梳理,希腊科学部分介绍较细,后面则成了流水账式记录,入门尚可

评分

读完以后,特别想给读中学的晚辈们人手买一本。如作者所述,他觉得现在的科学教育沦为公式教育,学生既不懂得科学知识的真实内涵,更加不懂科学研究所代表的理性精神。而这本书恰恰详细梳理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整个脉络,真实透露了不少科研探索的背后故事,展现了伟大科学家们的勇气与坚持,告诉我们今日所享受的便利社会与世界认知究竟是怎么逐步演变过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