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夏日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列昂尼德·茨普金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 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 苏珊·桑塔格
发表于2025-04-16
巴登夏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确实读来不算轻松。译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语言风格的问题受制于中文这个载体确实很难感受到。薄薄的一本书读得出奇慢。它可能不属于我喜欢的书,但是它确实应当是本重要的书。
评分“这就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他自己的理想,他将它深深地埋在心中,从未曾改变和放弃,他有时甚至故意自嘲对这个理想的执著,可一置身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和众人因不解而发笑的声音中时,他就愈发坚信它能够实现”。又是位自个儿写给自个儿看的抽屉作家,不过与得罪了老大哥而遭致封杀的布尔加科夫不同,茨普金更多是性格使然。本书就是他对自己偶像的一次朝圣,个人觉得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玄乎,但它也着实打动了我。因为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我同样“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痴迷于这个狂热、分裂、变化无常、无与伦比的灵魂。因为“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评分这封面还比不上以前的呢!像志怪小说的封面...
评分双线的叙述方式,通过空间上的重叠铺展时间上的交错,对陀氏伟大文学成就后不对称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与反思、困惑;再投射到作者自身压仰、无能为力的现实与纯粹,带着朝圣者般的文学理想。书中一个个破折号将它们联系又割开,让读者自己去采摘。 用大多数段位较鄙人高很多的话说:“这是一场舒适但困难的阅读体验,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喜欢后记的最后一句话:“列昂尼德*茨普金在小说中描写的从在夏日彼得堡到冬日列宁格勒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段向往永生之旅。对于一个如此关注死亡问题的人,对于一个病理解剖学专家,这简直就是一种矛盾的形容。一个敬畏死亡的人,在与死亡作斗争而赢得世界赞誉的同时,也将读者邀上征程,并默默地祝他们一路顺风。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逼迫你步履不停的向前,时空的交接转换让每次停下都不得不再倒回前几页重新开始,真的是难读的一本书,如果对苏俄人名中xx斯基xx夫不敏感的还是放弃吧。。。
〔俄〕列昂尼德 · 茨普金
作家、医生。1926年出生于明斯克,1982年在莫斯科去世。作为一名医学博士,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位作家,一生酷爱文学,笔耕不辍,但囿于环境,只能“为抽屉写作”,终其一生,都没能亲眼看见自己的任何文学作品发表。
《巴登夏日》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1867年离开圣彼得堡的行程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叙述风格别出心裁、令人难忘,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巴登夏日》于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完成,因政治原因一直未能出版。1982年,小说几经展转被带到国外,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上公开发表。但刚刚连载一周,列昂尼德·茨普金便不幸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巴登夏日》被人翻译成英语,只能以极小的印数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流转。
十年之后,伦敦街头,苏珊·桑塔格无意中遇到了这部发行量极小的作品,顿时被深深震撼。这部集中了俄罗斯文学所有重大主题的小书,经过苏珊·桑塔格的大力推荐,逐渐走出英语界,走向全球,走向越来越多的读者、学者、记者、诗人、评论家……
《巴登夏日》被众多世界级媒体誉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语小说”,逃过了被时间淹没的厄运,以英、法、德、意、西、芬兰、土耳其、希伯来等近20多种文字出版,确立了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海报:
我比较讨厌现在书上的那些护封,不是讨厌那种形式,而是讨厌那些出版商用来推销的言辞。譬如这本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小说《巴登夏日》,它的护封上有两句话很扎眼——“往事并不如烟的俄罗斯文坛”、“文学史上十大被遗忘杰作之一”;这两句话的讨厌之处在于,前一句抄的是内地...
评分我比较讨厌现在书上的那些护封,不是讨厌那种形式,而是讨厌那些出版商用来推销的言辞。譬如这本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小说《巴登夏日》,它的护封上有两句话很扎眼——“往事并不如烟的俄罗斯文坛”、“文学史上十大被遗忘杰作之一”;这两句话的讨厌之处在于,前一句抄的是内地...
评分【读品】罗豫/文 黑森林一隅的小城巴登,有着世界上最漂亮的赌场,据说一百多年来从未中断过营业,即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照常开放。它的盛名,不仅来自政客大佬的垂青,也与瓦格纳、勃拉姆斯、屠格涅夫……这些伟大艺术家的名字相连。 陀斯妥耶夫斯基无疑是名人赌徒中最...
巴登夏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