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伤的文明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印度 奈保尔 印度三部曲 V.S.奈保尔 文化 英国 旅行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4-09
印度:受伤的文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很无解。想起有些中国人觉得印度人为什么很多露宿街头还能保持快乐和笑容,觉得价值观完美,真想让他们就直接去。整本书几乎有一半在讲甘地的坏处了,在1976年算远见还是大流?再往深处想,几百年上千年前是什么造就了印度人这样的思想特质了?
评分不管奈保尔人品如何,他骨子里的敏感脆弱成就出如此精准而敏锐的文字,呼唤出我内心中马上就要被扼杀了的文艺之魂。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他的虚构作品,就像奈保尔自己说的,虚构作品可以只写自己相信的,而这种非虚构作品看着太伤
评分“紧急状态”之下的印度,与第一部《幽暗国度》不同的是,《受伤的文明》中奈保尔虽然也耳闻目睹非常状态下印度的无序、暴乱、贫穷、黑暗,但更多的是取材于报纸、杂志、书籍、历史等既有资料,对印度进行精神的描摹,受伤的古老文明中政治与经济的危机,失落的信仰与礼法,在夹缝中生存的普通百姓。奈保尔说印度的危机在于“终于承认了它的缺陷,却又没有前进的智识途径”,而真实的新开端的可能也就孕育在不确定与空虚之中,“在长期的灵性之夜过后,印度会涌现思想”,印度文明也许会再一次重生和成长。
评分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中最薄的一本,但并不好读。宗教与政治,社会与人民,古老的印度文明和普世的现代文明,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紧急状态”时期的印度,并不能说完全客观,但作者那句“人若不能观察,就没有观念,只有执迷。”说的很好。受伤的文明若想要重生,就必须先走出执迷。(4)
评分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中最薄的一本,但并不好读。宗教与政治,社会与人民,古老的印度文明和普世的现代文明,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紧急状态”时期的印度,并不能说完全客观,但作者那句“人若不能观察,就没有观念,只有执迷。”说的很好。受伤的文明若想要重生,就必须先走出执迷。(4)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
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受伤的文明》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二部,也是奈保尔对对印度的观察和书写最焦灼的书。
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和失落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奈保尔对印度实在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印度是他的母国,即使他现在已经逃离,正如《米格尔街》所写。指涉印度的各个方面:经济,贫困的现实,文明的衰弱,政治的混乱,科技的落后,人民的愚钝。 这是作家直接感性的关照,我也是这么干的,把自己的感情投注在一座城市当中。...
评分当年读拉马努金传的时候,读到一句话,说是直到今天在印度的大学乃至社会里仍然有很多作白日梦的“天才”。 印度人到中国惊叹同时也不屑于像是流水生产线一样被统一模式化生产出来中国人. 印度,自此对我来说是一个梦,一个谜.
评分奈保尔是印度裔的英国人,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书源自1975年自己对祖籍的探访,“不能仅仅看风景”,在现实的表象下,他看到印度被殖民的历史、几千年的宗教文化、种姓制度、甘地主义……共同塑型,印度“知性上已寄生于别的文明”,因此显得“毫无创造力、无力自卫”...
评分“你为什么抱怨这个国家的一切?它对4亿人来说是足够好了。” 在一段对《罗摩衍那》和《薄伽梵歌》的遗产与他在赢得独立的过程中的所有足迹、所有苦难回忆后,贾干爆发出上面那句话。贾干是印度著名小说家纳拉扬作品《糖果贩》的主人翁。他是一个纯洁、传统的人,一个...
评分读《受伤的文明(印度)》有感 The untouchable in India (Who struggle to get rid of Karma that always torture them) 印度的不可接触者--------终其一生赎救原罪业障的边缘人 很久以前读梅塔的《孟买得失》:贫民的木棚架设在铁轨旁,年幼的孩子从床板爬下来,几乎就滚到铁...
印度:受伤的文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