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游戏

眼睛游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陈良梅
出版时间:2006-1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1892
丛书系列:埃利亚斯·卡内蒂自传三部曲
图书标签:
  • 卡内蒂
  • 传记
  • 自传
  • 外国文学
  • 诺贝尔文学奖
  • 回忆录
  • 文学
  • 英国
  • 眼睛
  • 游戏
  • 视觉
  • 训练
  • 儿童
  • 趣味
  • 思维
  • 专注
  • 观察
  • 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内蒂享誉世界的三部曲回忆录的第三部,记述了作者中年时代的生活。

作者简介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鲁塞),祖父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父母以经商为业。8岁丧父,随母迁至维也纳,先后在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地求学,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从小就酷爱艺术,对犹太教、商业活动深感厌恶,卡内蒂潜心研究文学、历史,并开始写作。 1938年,德国法西斯侵占奥地利,卡内蒂流亡法国,辗转至英国,定居伦敦并加入英国国籍,但他一直用德语写作。我国翻译界倾向于把他归属于奥地利或英国德语作家。

卡内蒂自幼受母亲影响颇深。德国文学,尤其是歌德对他一生的创作影响很大,乃至被称为“一个生活在2O世纪里的18世纪的作家”。此外,卡夫卡也给他很大影响,他们是至交。卡内蒂早年攻读过自然科学,这又使他喜好以冷峻的态度表现精神与现实的冲突,特别喜好剖析那些无足轻重的“边缘人物”,如异乡客、怪人以及精神反常的各种小人物。他善于从文化史角度洞察社会与人生,从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人物和事件中去探索全面的解释,表现了一个严肃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所独有的个性、智慧和才能。

迄今为止,卡内蒂发表了20部著作,散文最多,戏剧次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政论《群众与权力》(196O)。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学院称它为一本“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作家得到普遍的尊敬。戏剧《虚荣的喜剧》(195O)和《婚礼》(1964)在地方舞台上赢得了大胆观众的喝彩,也招来一些人的起哄。杂记《人的省分》(1973)反映了作者的心灵历程,书中耐人寻味的警句比比皆是,处处闪烁着一位天才的智慧的光芒。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1977)、《耳中火炬》(198O)、《眼睛游戏》(1986)在西方博得一片喝彩声。长篇小说《迷惆》是他唯一的一部小说,西方评论界一再把它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并曾多次获奖。

1981年,在他获得卡夫卡奖金的同时,以“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第一部 婚礼
灰烬中的毕希纳
眼睛与呼吸
对立的开始
指挥家
战利品
斯特拉斯堡,一九三三
安娜
第二部 松内博士
天赐一个孪生兄弟
“黑色立像”
“博物馆”咖啡店中的沉默
在希琴朗读喜剧
寻找好人
松内
歌剧院街
第三部 偶遇
穆齐尔
不照镜子的乔伊斯
乐善好施者
听众
天使的葬礼
高级权威
第四部 格林琴
西默尔街
最后的版本
阿尔班·贝尔格
相遇利利普特酒吧
驱魔
细腻的精神
做客贝内蒂克特家
“我找我的同类!
托马斯·曼的一封来信
拉斯·卡萨/洋腔怪唱
三十八路有轨电车
第五部 召唤
不期而遇
西班牙内战
在努斯多尔夫大街会谈
扈特巴/载歌载舞的农民
母亲去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吴情 传记分多种,别传、自传、正传、外传等等,它们区别显著,写作范式因而不甚相同。自传,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某种程度上最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西方有着长期的理性传统,作家很少披露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状况,如古希腊的哲人多半述而不作。19世纪浪漫主义...  

评分

1981年,当寓居英伦的德语作家卡内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他。这位出生于保加利亚的西班牙犹太家庭的作家一生颠沛流离,他是犹太人的儿子,出生时拿的是土耳其护照,曾有一段时间没有国籍,之后获得了英国国籍,最终在苏黎世去世。虽然卡内蒂宣称只有“在...  

评分

阅读前,查了查评价,基本认定,这厚厚三卷,关于“中欧文学圈那点事儿”。可真读起来,到第三本才嗅着“那点事”的气息。前两部,很私密,也琐碎,东邻西舍,甲乙丙丁。喜欢窥探文学名人隐私的,恐怕有些失望。不过,我爱的,恰是这个。写名人易,写平民难。所以我惊叹《单纯...  

评分

评分

尽管贵为诺奖得主,但“埃利亚斯•卡内蒂”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仍然很陌生。 印象里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在一件有关斯蒂芬•茨威格的轶事里。当时已经极富声望的茨威格遇见了初出茅庐的卡内蒂,在阅读过后者的书稿后,他希望后者可以去谋求一份来自于乔伊...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是真心不知道这本书哪好 不过他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

评分

断断续续小半年才读完三部曲。自传三部曲从作者孩提时代到作者的母亲去世为止,那时作者三十已而立。三相对于一和二故事性差一些,对每节的人物的诠释并不觉得多么屌(不过最后一节写到母亲去世真是让人伤感欲落泪),但也大体对那个时代有了一定的了解。

评分

其实卡夫卡只是当时维也纳艺术圈的一个外围....所以我大概能理解他在日记里表现对“喷神”卡尔.克劳斯崇拜的部分原因。我为这本书做了很多笔记,且不说他的写作,卡内蒂过得真心很牛逼,有漂亮且文化修养极高的妻子(这种类型的女人大概是乔伊斯在爱尔兰还是屌丝时梦寐以求的。)有潜心思考放弃声名的“文化僧侣”至交,还有知心大叔前辈导航。奥地利盛极一时的文化圈,也能嗅到一丝衰败的气息。祛魅佳作。乔伊斯盛名之下,自嘲及人的讽刺还是像剃刀般锋利.....卡内蒂给自己台阶下,说乔伊斯或许并不懂维也纳方言。当资深乔粉赫尔曼.布洛赫毫不留情的拆穿说乔伊斯这样的语言天才,在奥地利生活这么久,不会不懂方言时,卡内蒂开始撕逼写到他是想达到乔伊斯的声名。这个梗可以笑半年了。

评分

看卡内蒂传记最强烈的冲动就是请汉娜·阿伦特吃逼耳光。 那是对矫情和贫乏却孜孜不倦表演下去的打断。不过别误会。我并不讨厌读阿伦特,有时还颇有心得——似是而非的努力让你不那么急着合上一本书,但这也许只是因为盲目的自负……很像泡蝎子酒喝,搞得像挑战自己保持清醒的能力……一不小心就昏了头。这恐怕就是愤怒的原因。

评分

我把他的传记倒过来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