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游记作品集。这是诺奖得主奈保尔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旅行随笔集。是他重返家乡特立尼达和另三个加勒比国家时写下的游记。从此奈保尔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他总是睁着一双澄澈的眼睛,关注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奈保尔敏感、有才华、洞察力非凡,他令游记这种看似乏味的文学样式焕发出惊人魅力。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游击队员》、《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乡愁,对于你我而言,始终是一个深埋在心灵深处的美丽童话,在迷茫、残酷世界里一触即碎,虚幻、飘渺,如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虽穷尽你我余生,却再也无法抓攥… 也许,你我早已“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也许,你我早已迷失了自...
评分借来的文化,借来的生活 顾文豪 1960 年,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得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前往加勒比和旧时的西班牙大陆上的前奴隶殖民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游历。这时的奈保尔正陷入写作的瓶颈,依靠在故乡的记忆创作的《米格尔街》确实为他找...
评分我经常和朋友笑称,V•S•奈保尔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只凭游记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我仍然记得几年前奈保尔的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终于全部再版时,我沉浸在这套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游记中的爽快心情。地理位置上的迁移和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考察审视,成了奈...
评分 评分文/俞耕耘 如果您惯于认为旅行是怡情快悦的,以为记二三小景,诉一段闲情,携三五好友,伴一位佳人就是游记的典型情怀,那么看完《重访加勒比》或许会改变认识。因为,奈保尔的这部游记凝重深沉、孤峭冷峻,他的旅行带着文化与历史的负重,文明与罪恶的交锋,传统与现代的挣扎...
翻得还好了。第1(航途),2(特立尼达)和末章比较有意思,中间的圭亚那和苏里南有点像流水账,不会比比尔·布莱森或德波顿更高一些。中间的报刊、广告截选是好玩的,还有说板球那段“特立尼达人不承认英雄”。总体结构散化,想到啥说啥,这样的新闻体不如小说吸引人,但因为有了史料性,还是值得买的。
评分殖民对被殖民者最大的伤害是扭曲了他们的精神。每次看到类似“这地方的人的优点都是殖民者培养起来的”的言论,就想骂人。民族之间和平交流、互相学习跟殖民-被殖民绝对不该混淆
评分脚程和视野。写日记的人是不是特别适合写游记…… 最优秀的作家站在文明之外,奈保尔天生就有这样的视野,不过一本游记,却以一个作家的视角解释和分析中美洲后殖民时代的病与痛。我太喜欢他了,连他从来不屑于遮掩的自私自负也喜欢,天才就应该骄傲,就应该被人惯着宠着,无条件爱着。8.5
评分脚程和视野。写日记的人是不是特别适合写游记…… 最优秀的作家站在文明之外,奈保尔天生就有这样的视野,不过一本游记,却以一个作家的视角解释和分析中美洲后殖民时代的病与痛。我太喜欢他了,连他从来不屑于遮掩的自私自负也喜欢,天才就应该骄傲,就应该被人惯着宠着,无条件爱着。8.5
评分奈保尔毒舌游记首作,出手不凡。在他笔下,作为生养之地的加勒比诸国乃“一个丑陋的世界,一片尔虞我诈的丛林”,为奴隶制、种族混杂、殖民体系的三重历史包袱所苦,而这三个包袱无一不是当年宗主国开辟“中途航道”所留下的遗产。无论是一心想投入大英帝国怀抱却被其远远推开的特立尼达,还是被荷兰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