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信

人生有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心武
出品人:
页数:2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78650
丛书系列:窝藏书系
图书标签:
  • 刘心武 
  • 随笔 
  • 散文 
  • 书信 
  • 中国文学 
  • 中国 
  • 文化 
  • 信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箱二三十年前的书信失而复得,引发了作者跨度近三十年的回忆。作者追忆与冰心、孙犁、夏志清、余英时等故友的交往逸事,在感怀中创作本书,记录下世情动荡的年代里,文化精英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 而作者的一段人生也在这些事件中清晰展现:因“舌苔事件”受到牵连时得到过文坛巨匠冰心的安慰,在写作陷入低谷时得到过诗人邵燕祥的鼓励,在被媒体舆论抨击的时候得到过海外著名汉学家夏志清的支持……前辈们的关爱让作者终生难忘。尽管他历经追捧、打击、标榜、质疑,却始终不为苦难折服,并沉淀出坚韧柔软的悯世情怀。 鸿雁传书的时代已逝,这样的文字记忆弥足珍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不是中小学的语文教材还收录他们的文章,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鲁迅,冰心,季羡林,刘心武这一辈的作家。。。即使在今天滥情文学当道的时代,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几年前我曾经读过《茅盾小说》,说实话,很难懂,时至今日也几乎记不得什么内容了。茅盾的作品中小学教材...  

评分

古人无电话,无网络,传递信息很重视书信。古人留下了“云中谁寄锦书来”“家书抵万金”“行人临发又开封”等等关于书信的诗句。向我,就很少写纸质书信。80后90后以及00后,更是未曾寄过信的大有人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喜欢交笔友,书信往来。相比这些书信都随风而...

评分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3/07/29/liuxinwu-renshengyouxin/ 刘心武说自己喜欢并开始写回忆录了,我想这个书信集引出的随笔集《人生有信》大致就是回忆录的 一部分了,讲述自己的过往,相关的人与事。大致是“老人”的提携,“恶人”的构陷,“友人”的惺惺相惜, ...  

评分

如果不是中小学的语文教材还收录他们的文章,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鲁迅,冰心,季羡林,刘心武这一辈的作家。。。即使在今天滥情文学当道的时代,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几年前我曾经读过《茅盾小说》,说实话,很难懂,时至今日也几乎记不得什么内容了。茅盾的作品中小学教材...  

评分

开启温馨年代里的记忆 ——我读《人生有信》 文蠹鱼 现代科技的发达,书信这种形式早已被诸多替代品替代。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写信的也唯恐没多少人了!在我看来,目前能保留这样一种书写方式的人,可谓是浪漫的人了!这样一种清雅的,在当今来说是别致的一种形式已经要销声匿迹...  

用户评价

评分

且不论刘心武的文章,不欣赏他的写作心态。

评分

真情实感都在那一笔一划的书信里。

评分

不知为何有点秀优越的意思。

评分

我一直习惯于用纸笔倾诉对友人的思念,虽然早已知利用电子邮件能够更快更好的传达心中所思,但仍不能抑制内心寄信与收信时的悸动。清秀的笔记、淡雅的墨香、摩挲的质感,书信的魅力远比直白的表达大得多~~

评分

看后不愉悦感,很强烈。本来刘作家给我很好的印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