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输入与近代城市

西学输入与近代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晓青,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1986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高级讲师。研究领域为19世纪的中国社会史,尤其是上海史,以及中国医学史、清史。在上海19世纪的城市生活、宫廷朝贡戏与马戛尔尼的来访、清代艺人的法律与社会地位、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中西医接触与冲突等方面多有论述。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晓青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12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99244
丛书系列: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图书标签:
  • 叶晓青 
  • 历史 
  • 上海 
  • 中国近代史 
  • 城市史 
  • 文化研究 
  • 西学流传 
  • 近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录作者生前撰写的论文多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的内容:一是近代史与科学史,主要关注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是对近代上海城市史的研究,研究重点是上海城市文化的萌芽与发展;三是对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若干片段进行阐释,以此解释近代西方文化来袭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百态。全书角度新颖,材料充实,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它可能是光绪帝最后的一份读书单,它多少告诉我们光绪帝死前的精神状态以及尚未泯灭的政治抱负。戊戌政变后的光绪帝给人的印象是跟着太后亦步亦趋,他的心境到底如何,外界很难知晓。新发现的光绪帝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阅读书目,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光绪帝没有放弃他的抱负...

评分

它可能是光绪帝最后的一份读书单,它多少告诉我们光绪帝死前的精神状态以及尚未泯灭的政治抱负。戊戌政变后的光绪帝给人的印象是跟着太后亦步亦趋,他的心境到底如何,外界很难知晓。新发现的光绪帝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阅读书目,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光绪帝没有放弃他的抱负...

评分

它可能是光绪帝最后的一份读书单,它多少告诉我们光绪帝死前的精神状态以及尚未泯灭的政治抱负。戊戌政变后的光绪帝给人的印象是跟着太后亦步亦趋,他的心境到底如何,外界很难知晓。新发现的光绪帝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阅读书目,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光绪帝没有放弃他的抱负...

评分

它可能是光绪帝最后的一份读书单,它多少告诉我们光绪帝死前的精神状态以及尚未泯灭的政治抱负。戊戌政变后的光绪帝给人的印象是跟着太后亦步亦趋,他的心境到底如何,外界很难知晓。新发现的光绪帝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阅读书目,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光绪帝没有放弃他的抱负...

评分

它可能是光绪帝最后的一份读书单,它多少告诉我们光绪帝死前的精神状态以及尚未泯灭的政治抱负。戊戌政变后的光绪帝给人的印象是跟着太后亦步亦趋,他的心境到底如何,外界很难知晓。新发现的光绪帝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阅读书目,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光绪帝没有放弃他的抱负...

用户评价

评分

1980s 学界面相

评分

清晰流畅而史料功夫一点不弱,说明写史完全不必像杨奎松那样繁琐冗长(写得乏味根本就是作者水平有问题)。灼见迭出,写上海那几篇很赞,比一大坨“上海学”著作都有价值得多。写光绪晚年的书单,笔尖蕴含感情,一流之作(并猛抽“慈禧光绪母子连心”论者的脸,我看马勇的脸都被打成中风状了~

评分

北大出版社岳秀坤先生力荐。作者编排其论文为三辑,前两辑应算工整,辑三中园林植物、光绪的最后书目和《朝贡戏》数篇让人击节。我很喜欢作者的末篇后记,大意云,从具体的小事物出发,令我们的研究多有脚踏实地的安心感啊。

评分

蠻有意思的小事情

评分

好书!文章不多,但很值得一读!虽然辑一有流于空疏之嫌,但越往后,文章的水准越高.也可看出作者学术的一个渐进成长.其中<光绪帝最后的阅读书目>一文,真是猛抽马勇之流!让你丫不好好读档案,下苦功,每天信口开河,还爱装公知.甚是可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