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经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殖民地经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建君
出品人:
页数:36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9-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924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族主义
  • 青岛
  • 城市史
  • 中国近代史
  • 殖民地研究
  • 历史
  • 晚清
  • 殖民地
  • 殖民地经历
  • 民族主义
  • 近代中国
  • 历史研究
  • 帝国主义
  • 文化认同
  • 社会变迁
  • 民族意识
  • 身份建构
  • 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改扩充而成的,书中探讨了在德国侵占胶澳事件以后,中国人对已经租借出去的德占胶澳是否有所作为、中国人对德占青岛这个新型殖民城市的出现作何反应等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殖民地
二、德占青岛的展示性
三、研究方法
四、框架结构
第一章 被殖民危机与民族共同体想象
一、德占胶澳事件
二、维新派对德占胶澳事件的解读
三、德占胶澳事件与维新派的民族共同体想象
四、《清议报》中的德占胶澳
五、结语
第二章 青岛德国殖民统治下被想象的共同体
一、青岛城市空间分割与华洋分治
二、华人的法律地位与适用的法律体系
三、德占青岛华人的民族认同
四、结语
第三章 清政府与胶澳总督府交涉中的官方民族主义
一、清政府对德占青岛的基本态度
二、相维相制
三、在德占青岛挽回利权
四、观摩受益
五、结语
第四章 德占青岛的华商与民族主义
一、青岛华商经济力量的增长
二、青岛华商的身份认同
三、青岛华商眼中的政府
四、结语
第五章 德占青岛华人知识分子的民族观念
一、德占青岛华人报界的民族观念
二、德占青岛华人师生的民族情感
三、结语
第六章 德占青岛革命党人的民族思想
一、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在德占青岛的活动
二、孙中山的青岛观感
三、结语
第七章 寓青前清遗臣的民族感受与民族形象
一、“桃源”中的民族感受
二、《桃源梦》中的寓青前清遗臣形象与民族问题
四、结语
结论
一、畏羡交织的民族情感
二、民族认同政治
附录一:德占青岛知名华商和商号
附录二:寓居德占青岛的知名前清遗臣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8/95刚读博士那会儿,另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是“民族主义”。而且这本书是以近代青岛作为个案研究。青岛在近代中国的实力,与上海、天津、汉口、无锡是一个级别的一线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从渔村变成德国的现代港口再经过日本统治再经过国民政府的治理,是一个有特色的港口城市,而且曾经是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也就是国立山东大学还在青岛的那几年,三十年代。

评分

题目是好题目,用的材料也很充分,但存在严重的文不对题的现象。至少从目前的论述中,看不出、或者不易看出,青岛华人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清晰的民族主义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值。对《桃源梦》的分析有意思。

评分

18/95刚读博士那会儿,另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是“民族主义”。而且这本书是以近代青岛作为个案研究。青岛在近代中国的实力,与上海、天津、汉口、无锡是一个级别的一线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从渔村变成德国的现代港口再经过日本统治再经过国民政府的治理,是一个有特色的港口城市,而且曾经是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也就是国立山东大学还在青岛的那几年,三十年代。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被低估了。

评分

18/95刚读博士那会儿,另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是“民族主义”。而且这本书是以近代青岛作为个案研究。青岛在近代中国的实力,与上海、天津、汉口、无锡是一个级别的一线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从渔村变成德国的现代港口再经过日本统治再经过国民政府的治理,是一个有特色的港口城市,而且曾经是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也就是国立山东大学还在青岛的那几年,三十年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