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
作者:雷颐
出品人:汉唐阳光
页数:31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1-0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3059684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李鸿章
  • 晚清
  • 中国近代史
  • 雷颐
  • 晚清史
  • 近代史
  • 李鸿章研究
  • 李鸿章
  • 晚清
  • 历史
  • 洋务运动
  • 外交
  • 晚清政治
  • 近代中国
  • 军事
  • 变革
  • 人物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官场“李鸿章模式”:当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于做事而疏于自保,下场往往很惨;精于自保而不做事,只是滑头和饭桶。而李鸿章则是既敢于任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奏折是最危险也最神奇的应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禄,也可以人头落地。奏折是台面上的东西,本书透过“台面”看“台下”,透过奏折的“说什么”,看其真正目的“要什么”。方寸之间,有被忽略了的历史。

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者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作者简介

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后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图中日月》、《历史的裂缝》,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目录信息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
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做官须用自己人——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该抗旨时就抗旨
升任两江总督——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该敷衍时且敷衍——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第一总督——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出国欧游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
老臣厄运与再起
外交:一生秋风糊裱匠
1861:朝廷的新国策——从“仇夷”到“联夷制乱”
巡抚曾经心狠手辣——杀降事件和戈登辞赏
“常胜军”的终结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
从理藩到外交——外交对清政府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中日外交一
台湾事端初次交锋——中日外交二
一次难得的强硬外交——保护秘鲁华工案
马嘉理案:中国边疆危机的大爆发
马嘉理案的“威八条”——弱国外交家的两难处境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琉球——中日外交三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朝鲜——中日外交四
中国边疆危机之新疆——中俄外交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越南——中法外交
洋务:被打出来的近代化
亦开风气之先——请设上海广方言馆
“发威马齐”: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阿思本舰队”事件——中国的近代海军梦
穷则变,变则通——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一
从求强到求富——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二
开天辟地第一页
后发国家的困境——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三
在洋商与华商之间——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四
“戴红帽”企业的困境
电报与“忠”“孝”
铁路贵姓——晚清建造铁路的大争论
挨打之后的进步:海军建设
遇到红灯绕道走:近代铁路海军造
备忘:晚清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
最高的文化接轨——跪拜礼仪之争
一桩官场丑闻:大工程里好赚钱
海防塞防战略大讨论
外交史上的荒唐一页——郭嵩焘刘锡鸿之争
太后嘴上的传统
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臣子都是替罪羊
附录 李鸿章大事简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鸿章的努力 在清朝末年,面对着西方文化资本的各方面的侵入,大多数中国人还抱着“夷夏之防”的观念。有些东西,外国人可以用,但是中国人却一定不能用。所以李鸿章兴办洋务遇到了很多的反对。比如李鸿章想要架电报,架电报需要动土,反对的人认为这会使得祖宗在地下不安。要...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雷颐同志的书。但个人认为写的非常深入,并且分析的也很透彻。刚好在看书的同时,我在看《走向共和》的电视剧,虽然该剧在电视上被禁了,但在网络上还是可以找到的。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写法与该剧中的表演非常相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存历史课本的一次冲击。我个...  

评分

第一次看李鸿章的书,原以为是本晦涩的书,真正读起来却很轻松,兴趣盎然,一个晚上就看了大半本。书分很多章节,每章截取一个事件,用一篇奏折来做引,并由此延伸,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晚清政局方方面面都涉及,而又点到即止。 感受最深的就是古与今的对比,而今的一些习惯性...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雷颐同志的书。但个人认为写的非常深入,并且分析的也很透彻。刚好在看书的同时,我在看《走向共和》的电视剧,虽然该剧在电视上被禁了,但在网络上还是可以找到的。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写法与该剧中的表演非常相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存历史课本的一次冲击。我个...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 K827/4430-19

评分

: K827/4430-19

评分

有意思的是李鸿章的折子,不是这本书

评分

李鸿章的确是晚清少有的对中国和世界变局有清醒认识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化的启蒙者和开创者。当时顽固派甚至认为设立使馆公使等同事鬼汉奸,认为铁路电报只能适用于泰西而独不能行于东土,凡事皆动辄上升到名教和意识形态的高度上纲上线。当日本天皇为筹建海军节用捐款时,清廷却动用海军银子重建颐和园并在昆明湖上表演水师操练博慈禧一乐。日本明明比清廷更晚被迫打开国门却能尽速效仿西洋,而中国的近代化却举步维艰一误再误,始终以天朝上国自欺欺人抗拒任何变革。义和拳乱中,大臣无论主和主战皆难免一死成为慈禧的替罪羊。昏聩的慈禧只知宫廷权谋和享乐自娱,全然不察世界大势和国家前途。感慨的是,历史何其惊人相似。时至今日,改革依然步履维艰,处处受意识形态掣肘。学理上叫路径依赖,说白了叫狗改不了吃屎。哀莫大于此也,悲夫。

评分

虽然前面不免对李的宦海生涯进行诸多阴谋论式的解读,揭露一个权力欲旺盛的人在晚清脆弱而复杂的朝局中步步高升,权倾一时,最终还是回到对他的赞赏,被打出来的洋务几乎全是褒扬之词。一个晚清官吏,即便是为名为利,能做到造枪炮,修铁路,架电线,甚至于变国强到民富,拍留学生到美国学习,试图改易科举制,那也值得在历史书上留下光彩的一笔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