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以1949至1954年为跨度,在英、法“后帝国的”衰退的背景之下,以中英、中法关系中的经济与商务因素为着眼点,介绍新成立初期政府当局对在华大企业的政策与处置。
《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这本书算是比较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和处置。跨度为1949至1954年,背景以共产主义中国成立,英、法等“后帝国的”开始衰退。 中国和苏俄的不同在于,中国是农村包围城...
评分《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这本书算是比较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和处置。跨度为1949至1954年,背景以共产主义中国成立,英、法等“后帝国的”开始衰退。 中国和苏俄的不同在于,中国是农村包围城...
评分《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这本书算是比较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和处置。跨度为1949至1954年,背景以共产主义中国成立,英、法等“后帝国的”开始衰退。 中国和苏俄的不同在于,中国是农村包围城...
评分《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这本书算是比较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和处置。跨度为1949至1954年,背景以共产主义中国成立,英、法等“后帝国的”开始衰退。 中国和苏俄的不同在于,中国是农村包围城...
评分《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这本书算是比较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和处置。跨度为1949至1954年,背景以共产主义中国成立,英、法等“后帝国的”开始衰退。 中国和苏俄的不同在于,中国是农村包围城...
书名改为“人民政府教你如何空手套白狼”估计更有爆点;作者利用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主要是在华英法公司的档案,不过中国方面的一手资料比较欠缺;作者非常注意历史的延续性与事件的背景分析,这从行文中可以明显看出;我们还能从书中学到很多具体的谈判技巧,尤其是第五章《太古公司的关闭》。
评分解放后公私合营这段大家比较熟,而对外国企业的整治著述不多,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有意思的是,作者对于英法企业被监押持正面态度,书的前半部分也试图证明英法代表性大企业是利用不平等条约下的垄断性经营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评分中共建政数年之间,英法在华企业经历炼狱般的几年。并非采取直接没收的方式,但其手段让这些企业更倍感痛苦。逐渐挤压,让你失去生存空间,再利用其政权力量,逼你乖乖就范。这种手段后来也屡试不爽。英国很现实,与中共建交最早,却并未减少损失,可见有时实用主义也并不奏效。
评分書不錯,就是翻譯得不好
评分“在北京看来,新政权可能不得不赔偿其所国有化的外资企业。他们的优先选择显然是一条既保证其对外国投资与财产的控制,又避免承担外人要其支付其所不愿支付的赔偿的恶名。事实上这是目前研究界的主要理论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