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系统梳理了自道咸至光宣年间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嬗变、近代科学地理学的产生以及在晚清内外危机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地理学所发挥的社会文化功能。将晚清地理学的发展变化放在西学东渐和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并探寻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边疆到海国 —— 晚清以来传统地理学的转向 此前本有机会赴新疆壮游,领略山川地理之险,感受西域之风物人情,可惜由于俗务,来去匆匆,转卒走马,颇为遗憾。只好自己顺藤摸瓜,有机会翻阅了几本关于晚清西北史地学术史的研究著作,读过之后,对祁韵士、徐松等士人...
评分从边疆到海国 —— 晚清以来传统地理学的转向 此前本有机会赴新疆壮游,领略山川地理之险,感受西域之风物人情,可惜由于俗务,来去匆匆,转卒走马,颇为遗憾。只好自己顺藤摸瓜,有机会翻阅了几本关于晚清西北史地学术史的研究著作,读过之后,对祁韵士、徐松等士人...
评分从边疆到海国 —— 晚清以来传统地理学的转向 此前本有机会赴新疆壮游,领略山川地理之险,感受西域之风物人情,可惜由于俗务,来去匆匆,转卒走马,颇为遗憾。只好自己顺藤摸瓜,有机会翻阅了几本关于晚清西北史地学术史的研究著作,读过之后,对祁韵士、徐松等士人...
评分从边疆到海国 —— 晚清以来传统地理学的转向 此前本有机会赴新疆壮游,领略山川地理之险,感受西域之风物人情,可惜由于俗务,来去匆匆,转卒走马,颇为遗憾。只好自己顺藤摸瓜,有机会翻阅了几本关于晚清西北史地学术史的研究著作,读过之后,对祁韵士、徐松等士人...
评分从边疆到海国 —— 晚清以来传统地理学的转向 此前本有机会赴新疆壮游,领略山川地理之险,感受西域之风物人情,可惜由于俗务,来去匆匆,转卒走马,颇为遗憾。只好自己顺藤摸瓜,有机会翻阅了几本关于晚清西北史地学术史的研究著作,读过之后,对祁韵士、徐松等士人...
资料丰富。然而地理学范围究竟如何界定?地理学书籍如何界定?(导言说是自然、人文、历史地理和地图学等)地理学书籍中有关西洋政教历史的叙述与地理学的关系在哪里?关于外国的知识是否就等同世界地理/人文地理…若如是,则西学岂不都是地理学?这样的信息对时人观念的影响是否就等同于西方地理学对国人的影响?遑论书中有的地方直接说“随着地理学知识的普及”就如何如何而不及具体哪个地理学知识对时人的影响。
评分与邹振环《西方地理学在中国》注重从史学史、学术史梳理不同,郭更注重从思想史、文化史梳理地理学。过于限于道咸、同光、光宣的阶段划分,有点机械、另外,晚清地理学的思想史的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有点主次颠倒了。自认为学术史价值大于思想史价值,邹振环与郭双林两本书可相结合地看。
评分思想史老师的晚清地理基础知识介绍。
评分作者的整体叙述逻辑为,西式的地理学传入中国后,刺激了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科的转变,且这种学科上的转化亦同时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兴起(以疆域边界为主要矛盾),及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私以为地理学传播民主思想这一部分过于牵强,逻辑关系不明显),乃至于祛魅一些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全书之论述四平八稳,无特别出彩之处。部分章节,如第一章第六节“晚清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中国的机遇”,颇为有趣,值得一读。
评分说来惭愧 这竟然是我第一次读我导的著作……这本书是郭老师的博士论文 考证真的太翔实了………………看到后记里老师说他为了做这个题目翻遍了图书馆里的书真是肃然起敬 对于西方地理决定论在中国的传播那一块的论证十分精彩 我虽然不做地理学 但也还是觉得受益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