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歹土”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1937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军、汪伪傀儡政权、外国租界当局、国民党政府等各种势力在上海纠缠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又紧张的关系。沪西歹土便经常发生暗杀等恐怖活动,又整日 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作为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大家――魏斐德的一部力作,作为海外上海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名著,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而又艰难的岁月,使上海的战时恐怖活动和城市暴力犯罪,如银幕展示般映现在读者眼前。
对于战时上海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书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至少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一笔。魏的书是描述性的,但是有一条主线,这应该就是学术著作的最起码的要求吧。 羡慕作者能阅读到我们不能读到的档案~——做了学术才发现档案真的很重要啊
评分歹土是badlands的对译,好像不是一个常用词,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状况很坏的地方。现在我们总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管理水平很高,高过北京(以及其他大多数地方),但当年却曾经有过一段被概括为“歹土”的混乱时光。《上海歹土》讲的就是这一段。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此书...
评分1937年11月后,日本占领当局和日本人扶持的汪伪政权占领了除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区域和法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区域在1937年11月后已被日本人全部占领) 苏州河以南的半个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英美法等国的控制之下维持了4年零20多天,这一时期就是上海近...
评分最近很喜欢看海外汉学书,上海古籍这一套《上海史研究译丛》便是好东西。觉得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严谨,这个从注释就能看出来了。魏老的书故事性不如史景迁、文笔华丽不如宇文所安、叙事戏剧感不如孔飞力,但是其自小见大的工夫却是第一流的。 单说《上海歹土》这个译名...
评分这书选定的研究主题其实很有意思,以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上海诸多暗杀、刺杀事件为主线,管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市民生活。重庆国民党政府和南京伪政权(亲日)分别在英美和日本势力的支持下,以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法租界和沪西(极司非尔路76号)为阵地展开了种种激烈...
这一系列都不错
评分这一系列都不错
评分粗粗看了下
评分魏斐德是个人精.这书里悄无声息地暗示你,汪兆铭实在是理想中的好人,却在30-40年代的大混乱背景下无力回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工部局要维持租界的风平浪静;伪警察(比如卢英他们)要多捞油水,扩大地盘;青帮要在畸形盛世做大做强;日本人要扎下根;戴笠要多多杀汉奸和日本人;上海市长要对中产阶级市民的安全有交代;西洋列强则在重庆和南京中间和稀泥.于是,上海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与沪西歹土之间各种为公为私的暴力恐怖犯罪简直成了家常便饭,习以为常的事.直到1941年12月7日之后,就像黑色幽默一样,日军的完全统治反而使得上海获得一种表面能够维持的"长久"和平了.
评分1、译者丰富了原著的注释,态度真赞2、第一次看到有关蒋政权和汪政权情报机关合作的材料,战乱年代真是太复杂了3、战时上海的恐怖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汪政权、日本人和公共租界、法租界之间的合作与对抗4、俺一直没明白为啥毒品贸易在上海能长期存在,毒品贸易有利有弊,政府就不能开辟新的财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