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传说为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到前9、8世纪之间。
《奥德赛》全诗有12110行,叙述希腊军队主要将领之一、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之后,历经十年漂泊,返回家园的故事。
返乡,在神与人之间 ——对《奥德赛》的情境化解读 摘要:本文试图为讲述了一个人的返乡旅程的《奥德赛》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即深入到奥德修斯面对的具体情境中去发现隐藏在其后的推动性力量。在此它们是两种恰可以辨认出的观念:人性和命运感;前者体现于主角所...
评分 评分听过TTC讲座中的荷马系列之后,对这两部久闻大名的经典史诗重新燃起了兴趣。《伊里亚特》以前曾经读过一部分,但那口气终于没有接上来。这书现在埋在家里地下室的箱子里,懒得去找,遂决定这回从《奥德赛》入手。前些天去书店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焕生的译本。这个译本的优点是...
评分我覺得要比伊里亞特高出很多。看來我和張巍的興趣比較接近。另外翻譯的問題,雖然尚無精力、勇氣讀原文,但是覺得王本的譯文還是很貼合希臘語的感覺,無論修辭或句法乃至氣勢。至於有人提出語句拗口不暢等等,竊以為和口述傳統的格律定式有很大關係,譯文如此,實屬不易。如果要看文字流暢故事性強的,也許楊憲益本會更好些?
评分神样的奥德修斯。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却是被卡吕普索困在海岛上对着大海泪流满面的奥德修斯。(比《伊利亚特》要好读一些)
评分奥德赛中几次reunion, 我最喜欢最后一段,即他与父亲的重逢。审慎的奥德修斯在忠仆妻儿面前,几乎都忍住了情,只有对父亲,一开始他“要前去把我的父亲略作试探”,却在与老人问答后终于忍不住扑上前抱住父亲亲吻(但这一家子可都够审慎的,笑)。又想起多年前在豆瓣曾读到一则日记,九岁的小女孩读完英文版伊利亚特后与父亲交流,父亲给她的建议是,原文会比这棒很多……于是她开始学习古希腊语。如果不是同时在看另一册文本解读,不通古希腊语的我不会明白,奥德修斯在山洞里战胜独眼巨人的诡计,其实还有另一层精妙之处。去年末今年初读荷马史诗是无心插花,体验却很好。如果这也是旅程,希望中译本不是最后一站。(别忘了“尤利西斯”和"Ithaca"...)
评分回家
评分跟《伊利亚特》一样,不仅叙事复杂精巧,挑动听众情绪的本事更是炉火纯青,真难相信是将近三千年前的作品。“荷马教育了希腊人”所言非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