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廢除南特敕令
●廢除南特敕令雖然是路易十四的個人行為,但法國的天主教會贊成它,大多數法國人擁護它。
●當時,鬍格諾教徒是路易十四治下的國度裏最勤勞、最有進取心和最忠誠的臣民。
●廷臣們對國王消滅鬍格諾教徒的打算都一緻稱頌不已。“消滅他們”成瞭廷臣們開玩笑的口頭禪。
●即使是最初由鬍格諾教徒創立的法蘭西學院,也公開贊成國王取消南特敕令的行為。
●廢除南特敕令也受到下層階級的歡迎,他們四處齣擊,大肆洗劫和摧毀新教徒的教堂。
●耶穌會教士更是被廢除南特敕令刺激得洋洋得意,歡欣鼓舞。
●當鬍格諾教徒在迫害中被趕齣法國時,他們帶走瞭某些遠比憤怒更為有價值的東西:他們帶走瞭他們的美德、虔誠、勤勞和勇敢,而這些被證明是所有國傢裏財富、精神。自由和品格的源泉。
第二章 廢除南特敕令所引發的災難
●廢除南特敕令把法國新教徒的良心自由剝奪得一乾二淨。
●沒有政府和天主教神父的介入,新教徒不能名正言順地生育、生活和死亡。
●這是對法國新教文化的一次大清洗。所有的《聖經》、福音書和宗教指導書籍,都被收集起來,並公開付之一炬。幾乎所有的村鎮都燃起瞭熊熊大火。
●甚至當新教徒臨終之時,他們還是麻煩不斷。神父們有權衝入房間,一直來到其床前,嚮這些可憐的人提供臨終聖餐,要求他們皈依天主教。
●如果他們不被許可在自己的國土上享受精神上的自由,他們就決意到彆的國傢尋求這種精神自由。
●所有的公共權力和權力機構都被用來對付個人生活、個人旨趣和個人信仰,因此,隻有極少數人纔能夠對之進行持久的反抗。
●1793年,被耶穌會教士所教導的人民,也以一個世紀之前他們對待鬍格諾教徒的完全相同的方法,來對待國王、耶穌會教士和貴族們。
第三章 剋勞德・布魯遜――鬍格諾教的倡導者
●變節脫教的保勒先生那年僅11歲的女兒拒絕像父親一樣放棄自己的信仰,她經受瞭很大迫害,始終不肯屈服,最終獲得瞭自由。
●迫害事件的一再重復發生――教堂被摧毀、信仰被壓製――迫使新教徒們聯閤起來,以遏製這股不正義的洪流。
●布魯遜說:“我確信整個世界和我們的子孫後代都會驚訝於這麼多恭恭敬敬的請願,這麼多對迫害的抱怨以及這麼多促使他們轉變態度的理由,居然沒有産生對新教徒有利的後果。”
●霍梅爾牧師的殉道:他首先被用火紅的烙鐵烙瞭4O下,當他全身的骨頭因車輪轉動而片片裂碎時,他對自己的妻子說:“再見瞭,我親愛的妻子,盡管你看到我的骨頭被裂成碎片,但我的靈魂卻充滿瞭難以描述的歡樂。”
●有一天,健康狀況很差的布魯遜突然從床上坐瞭起來,對他的妻子說:“我必須齣發,我應該去安慰那些在殘酷壓迫下痛苦地呻吟的弟兄們,去減少他們的苦難,並為他們加油。”
●布魯遜說:“當上帝允許他的信徒們為宣揚福音而死的話,那麼,這種死亡所起到的教育作用遠遠要比他們活在人間進行有道所起的作用要大。”
●任何勸說都不能改變他的主意,任何危險都不能使他止步。他將懷著兄弟般的愛,懷著傳道者的信仰,懷著殉道者的勇氣去幫助那些被壓迫的新教徒們。
第四章 剋勞德・布魯遜的傳奇故事
●班遜和東伯列在押往刑場的路上,一路祈禱著,大聲唱著贊美詩,以大無畏的勇氣和為信仰獻身的精神完成瞭一生的使命。
●就這樣,在四周充斥的步槍射擊聲和葡萄彈的轟鳴聲中,在他身邊的弟兄們一個又一個地倒下時,布魯遜接受瞭擔任塞文山區牧師的職務。
●負責對大衛・瓜特執行死刑的盧弗勒雷爾說:“刑罰雖然碾碎瞭他的骨頭,但卻不能碾碎他那顆堅強的心:他死於他所信奉的異教。”
●科勒拉剋牧師在被處決前,他的胳膊、大腿和腳都被鐵絲扼得支離破碎。他以大無畏的勇氣忍受瞭所有這些摺磨。當他英勇就義時,年僅24歲。他從20歲開始傳教活動,到最後犧牲時,僅僅為自己心愛的事業奮鬥瞭4年。
●人們可能會認為,在遭受瞭這麼多年的殘酷迫害後,他們的心中應該會充滿瞭對這個世界的譴責和仇恨。但事實剛好相反,他們的心中充滿的隻是愛。
●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他的溫和脾氣,他的耐心,他的謙遜,他的信仰,他的希望,還有他的虔誠,影響瞭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審判他的法官和那些卑鄙地誘捕他的虛僞牧師,還有逮捕他的士兵和所有那些目睹瞭他就義過程的人們。
●當硃達斯這個齣賣瞭布魯遜的奸細到奧伯倫省的省長貝隆先生麵,要求領取抓到瞭布魯遜的奬賞時,貝隆先生怒斥道:“天哪,難道你在看到這個被你用他的鮮血來做交易的男人時不臉紅嗎?趕快滾開!我不能容忍你的存在!”
●巴維爾對布魯遜的個性非常瞭解――包括他的和平主義、他的虔誠、他的自我犧牲精神以及他那廣闊的胸懷。據說他在某個場閤曾經評論說:“如果不得不對那個男人進行審判的話,那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然而現在這個時刻卻到來瞭。
●成韆上萬的鬍格諾教派的殉道者們――權力、金錢和財富都無法賄賂他們,無法使得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在
貝魯用他們的熱血終結瞭其為信仰而奮鬥的一生。
第五章 朗格多剋地區的暴動
●朗格多剋地區的鬍格諾教徒都是勇敢勤奮、激情昂揚、天生熱愛自由的人。
●是朗格多剋地區的鬍格諾教徒最早對羅馬教廷在精神上和良心上所推行的專製權威提齣瞭質疑。
●孔德・富瓦說:“對我而言,教皇和宗教信仰無關。每個人在良心上都是自由的。我父親把這種自由推薦給瞭我,而我也願意為之而死。”
●“盡管我們獲得瞭他們的外錶形體,但是他們在心靈深處獲得瞭勝利。而正是在心靈深處,纔是信仰的駐留之地。隻有完成對其心靈的占領,我們的宗教信仰纔能莊嚴地站立起來。”
●他們不能丟棄自己的信仰,去接受彆人的信仰,哪怕這個人是他們的國王。
●這些貧窮的人們深信:他們也擁有與他人一樣至高無上的權利。在這些權利中,他們堅持認為良心的權利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權利。
●在夜間唱著馬洛的贊美詩,在周圍狹窄的石壁的迴音之下,他們幻想聽到瞭充溢在空氣中的天堂般美妙的聲音。
第六章 卡米撒起義
●加爾文教徒都堅信良心的權利,絕不屈服,都把宗教視為人與上帝之間的一種事務,而不是人與統治者、與教皇之間的事務。
●鬍格諾教徒,無論他們是作瞭身陷囹圄、披枷帶鐐的囚犯,還是被強迫在艦船上做輪番劃槳的苦役;無論是在潛逃中,還是身穿長衫、浴血奮戰時,口中都唱著贊美詩。
●一場起義就猶如革命,它的道路不是用玫瑰香水鋪成的。在這些事例中,每一種行為都激起對方同樣的行為;壓迫者的暴力最終往往激發起被壓迫者同樣的暴力。
●“我們並沒有過人的力量和智謀,”他說,“真正在背後支持我們的,是我們受到的感召。正是憑藉這些感召,我們纔能抵抗兩萬多精銳部隊的進攻;也正是憑藉這些感召,當我們在荒漠上、在山寨中受到嚴寒和飢餓威脅的時候,當我們麵臨巨大危險的時候,。心中卻不曾感到憂傷。”
第七章 卡瓦利埃:一個英雄的名字
●信使從各地帶來消息,在洛澤爾和艾格爾山區,在昂迪茲和阿萊斯的附近,甚至一直到瀕海地帶的尼姆和卡爾維鬆周圍廣闊的地區,都發生瞭起義。
●卡瓦利埃藝高人膽大,甚而會離開山區,洗劫尼姆周圍信奉天主教的村落;他一麵作戰,一麵傳教,一麵洗劫天主教堂,全不耽擱。
●韋爾多教派的農民幾乎都是手無寸鐵的,他們惟一的罪名就是他們的信仰。
●卡瓦利埃又南進科迪亞剋,決心要尋個機會讓全埃馬格斯都吃一驚:他要殲滅埃馬格斯地方的民兵。這些民兵,正是當地新教徒一切苦難和不幸的根源。
●為瞭使他的臣民都順從一種信仰,路易十四除瞭將成韆上萬的人推嚮絞刑架、地牢,或是強迫他們服苦役之外,
還放逐瞭幾乎50萬民眾。
●至於休息,我們常常是夜裏齣去找一個村落,或者是到樹林裏找個羊圈睡覺;要是突然發現一塊石頭,一段木材,可以用做枕頭,我們就會感到幸福瞭。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睡得像躺在床上一樣香、一樣沉。
第八章 卡米撤鬥爭的終結
●維拉爾元帥於1704年8月底來到尼姆。在他到來之前,濛特勒維爾與卡瓦利埃算瞭一次總賬,卡米撒受到瞭起義以來最沉重的打擊,濛特勒維爾以此洗刷瞭自己過去的恥辱。
●維拉爾元帥對卡瓦利埃的贊譽:“此人沒有受過任何教育,沒有任何戰爭經驗,卻能夠在這麼惡劣的情況下錶現得這麼齣色,讓人覺得他以前似乎指揮過韆軍萬馬一樣。老實說,這樣的仗隻有愷撒纔能打得齣來。”
●他們是為瞭使他們的宗教信仰權利得到承認纔拿起武器的,如果這一點沒有足夠的保證,他們就不會停止戰鬥。
●當拉朗德準將把自己的錢包遞給卡米撒領袖卡瓦利埃的時候,“不,”卡瓦利埃臉上露齣輕衊的神情,“我們要的不是錢,而是信仰自由。沒有信仰自由,就讓我們離開這個國傢。”
●卡瓦利埃在整個低地地區,都受到人們的歡呼喝彩,人們把他視為朗格多剋地區和平的締造者。
●卡瓦利埃,這個塞文山區的放牛娃,麵包房的學徒,在與法國軍隊堅持對抗瞭將近3年的時間以後,現在要來和法國最著名的將軍簽定和平協議瞭。
第九章 苦海無邊的鬍格諾教徒
●從他們齣生的那天起,迫害就降臨到鬍格諾教徒身上,一直到他們告彆人世,也沒有任何的緩和。
●一個神父,如果他背後站著一個劊子手,或者是一個擁有數10萬軍隊的國王,要與他爭辯就很難。
●在鬍格諾教徒被鏈子捆著押往海濱服苦役的路上,那些筋疲力盡的鬍格諾教徒,實在不堪鐵鏈的負重,忍不住拿下他們的木頭杯子,嚮路邊的村民討一滴水喝。他們一般都嚮婦女要,那些婦女卻是用是惡毒的語言迴答他們的請求:“滾開,滾開,”她們喊到,“到瞭地方你們可以喝個夠。”
●為瞭讓監工的鞭子能夠發揮作用,這些在艦船上充當劃槳手的鬍格諾苦役犯在乾活的時候都一絲不掛。無論夏天或鼕天的衣服,他們都不穿,隻有下身用瞭一塊紅布遮擋,因為他們戴著鐐銬,都沒法穿衣服。
●朝格諾劃槳手被鏈子拴住腳來固定在椅子上,鏈子的長度恰好夠他劃槳時兩腳來迴擺動。晚上,這些苦役犯就躺在原地,躺在他劃瞭一天奬的椅子上睡覺。沒有地方可以讓他躺下。他不用想離開那張椅子,除瞭去看病,或者進墳墓。
●這些苦役犯吃著麵包,喝著海水。他們似乎已被世界遺棄。有些苦役犯在那張椅子上乾瞭三四十年。
●苦役船“勝利號”的船長常常把監工喊到他麵前,說:“去,給那些鬍格諾教徒一頓鞭子,讓他們背上換換顔色。”
●然而,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一句話,這些鬍格諾苦役
犯就可以獲得自由,那就是:隻要他們在天主教神父麵前答應“改宗歸信”天主教,他們馬上就可以去掉鐵鏈,迴到這個世界、迴到傢庭、恢復自由。
●但是,絕大多數鬍格諾教徒不願做僞善的人,不願對神說謊。他們以一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也有人稱之為頑固不化――選擇留在船上做一輩子苦役。
第十章 安托尼・庫爾:熱忱的召喚
●安托尼・庫爾不到18歲,就決定要把一生都獻給那些遭到遺棄、飽受摺磨的新教徒,服侍他們,為他們布道。這是一項崇高的奉獻,它可得到的惟一的、世俗的報償就是勞作和艱險。
●所有世俗的權力手段,國王、教皇、主教、神父、士兵、暗探,都是容不得他的。他惟一可以依靠、用來對抗這一切的,隻有真理、人品、良心和永不疲倦的工作熱忱。
●民眾麵臨的危險是失去自由,而對於有勇氣站齣來,為他們的宗教需求服務的那些牧師,他們的危險則是失去生命。
●庫爾請全體教友為他祈禱,祈禱上帝賜予他新的熱忱去完成他即將應召去完成的使命,賜予他完成這些使命所必須的德行。
第十一章 培養殉道者的學校
●不許人們參與聚會!要知道,參與那樣的聚會,如果被發現,牧師會被紋死,一般人則要終生去艦船服苦役。這是一種怎樣的處罰啊!
●試想一下:一個幾乎意味著死亡的職業,居然還要學生,真是絕妙!但是,卻有許多熱心的年輕人,他們願意為這個被禁止的教會服務,願意為他光榮獻身。
●能夠激發一顆靈魂的高貴、偉大的,隻有虔誠。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是虔誠支持著我們;在最嚴重的睏難麵前,也是虔誠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一顆正直的靈魂會堂堂正正,闊步嚮前。
●那些立誌成為鬍格諾教派牧師的學生在完成瞭學業後,從瑞士返迴國內,去從事這需要他們付齣生命的事業。他們已經受過瞭專為培訓烈士而設的學校的教育,現在,就要去那些宗教聚會布道瞭――他們已經走在通往絞刑架的路上瞭。
第十二章 迫害臨近尾聲但沒有結束
●皮埃爾・多蒂埃爾也是在舉行聚會時被捕的,當他被宣布判處死刑的時候,他竟喊到:“哦,上帝,這是多大的榮耀啊!這麼多人就選上瞭我,就因為我堅守真理。”他在尼姆被處決,死時毫無懼色。
●迫害措施年復一年地持續,暴行在單調而悲慘地重復著:牧師被送上絞刑架,參加荒漠聚會的男子被送去服苦役,婦女、兒童則被關進監獄或是女修道院。
●天主教徒甚而不能容忍新教徒死後順利地安葬。天主教民眾錶現他們的凶殘幾乎臨近瘋狂。
●看,這些法國君主,還有那些自廢除南特敕令以來就掌握瞭整個國傢教化之權的耶穌會教士,他們使自己的人民墮落到何等禽獸不如的地步。
●庫爾牧師嘆息:“唉,目光之下,並無新事。一切世代裏,迫害的浪潮都清潔瞭主的榖場。”
第十三章 苦難的豐碑
●迫害之所以能在法國滋長,原因在於人們已經失去瞭個人自由的感覺。
●雖然伏爾泰憎恨包括新教在內的一切宗教,但是,他也同樣憎恨不正義。他聲稱,一個法院在公正的名義下所能犯的最大罪惡也莫過於卡拉斯所遭受的判決瞭。
●伏爾泰在卡拉斯一案中所花費的精力,法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無論他對宗教做過什麼樣的攻擊,在這次事件中,他確實是聽從瞭他內心深處最高貴的衝動而行動的。
●讓・法布爾不惜犧牲自己而勇敢地代替父親去服終生苦役的傳奇故事震驚瞭歐洲,更是震驚瞭法國。
●伏爾泰說:“僅僅證明不寬容是可怕的這還不夠,我們還要嚮法國人證明它是可笑的。”
●每當我們迴顧自南特敕令廢除以來鬍格諾教徒在法國遭遇的不幸,每當我們迴想起他們生命中展現的那種純潔、奉獻、誠實、勤勉,他們在履行宗教義務、參加禮拜時的那種虔敬,盡管他們都齣身勞工、農民,我們不禁要把他們看作他們時代最真誠、偉大和可敬的英雄。
●當整個民族越來越腐化墮落的時候,這些齣身貧賤的鬍格諾教徒成為瞭這個社會惟一堅定、誠實的一群人,惟有他們還在信守著偉大的觀念,願意為這些觀念犧牲自己的生命。
●1789年,國民公會的代錶聖艾蒂安說:“我所要求的,不是寬容,而是自由。寬容!忍耐!寬恕!仁慈!這些字眼本身就是對新教徒的最大歧視。如果我們還承認信仰的不同、意見的不同並非什麼罪過的話。什麼寬容!我要求禁止使用寬容這種說法:它實際上把我們看作瞭需要同情憐憫的公民,看作瞭被饒恕的罪犯。”
附錄:信仰的避難所
――訪問韋爾多教派
●在遭受瞭羅馬教皇近700年的殘酷迫害,所有的苦難結束之後,韋爾多教的信徒們可以按照自己良心的命令去自由自在地崇拜上帝瞭。
●1243年,教皇英諾森二世命令梅斯的主教對韋爾多教徒進行殘酷鎮壓,原因是他們以粗俗的語言閱讀瞭神聖的書籍。
●光輝的事跡就像星辰一般閃耀著自己的光芒,雖然最後隻會有“這兒長眠著……”幾個灰禿禿的字刻在墓碑上,但他的光芒將永遠照耀著人們的心靈。
●“新教的教義,是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之上的:它倡導的是人的。心靈自由。”
●韋爾多教徒的英雄本色體現在忍耐、堅強和長期吃苦耐勞,而不是采取暴力對抗暴力;在恐怖和暴力麵前,他們時刻做好瞭奉獻自己生命的準備,但絕不會褻讀自己的信仰和屈服。
●彌爾索姆先生說:“這就是埃西勒,他是一個高貴的人,他殘損的肢體中蘊藏著英勇的靈魂。”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