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3版)》内容简介:中文版的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社会理论家苏国勋先生领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并参考德文原著,在比较三联版和台湾康乐、简惠美中文版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译出。译者们本身在这一领域有多年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和国际上关于韦伯研究的最新发展,澄清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韦伯一些概念的误读。
理性的吊诡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记得潘小松在《随便翻翻的从容》中曾说:“假如不是职业的逼迫,我以为读书的最佳状态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随便翻翻:这是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就倡导过的。”[i]读书不多,却也喜欢随性子读书,不愿受着太多目的的束缚。但碰到经...
评分像所有的论文一样,为了论证观点,作者需要广泛的引证和分析,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对那个精妙的结论本身更感兴趣。我在这里斗胆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结论。 韦伯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追逐利益与满足物质欲望是全人类共有的特征,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仅仅在西方产生?为了回答这...
评分 评分马克斯·韦伯不愧为古典社会学的泰斗。深深被其逻辑之缜密所折服。以及,这个前辈真是太谦逊了,明明就写得实在太好了,还一直说自己说得不够好不够专业希望专家不要太把自己的研究当回事儿云云。 在《自杀论》小试身手之后,老师指出了大家读书的误区,确实醍醐灌顶...
评分以我的阅读经历,我并不以为自己的积累已经足够到能读懂这本书的程度了。对经典的阅读一直以来就是我的追求,尽管每一次经历都不是很容易。但是这种不容易,相比那些经典给人黄钟大吕般的震撼来说,还是值得付出并体验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还是选择了它作为我的阅读材...
韦伯似乎本就木有打算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借用歌德的“亲和力”了。工商业社会渐起的中产阶级的精神气质、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就这么暧昧纠合着。#感到超级学霸深深的恶意
评分注释比正文长的书那必须牛……
评分谢天谢地我在大二读了你……
评分#韦伯的魅力在于他发展的一系列咬合力极强的概念,亲和性、经济伦理、气质、心理报偿、救赎确证,只使用这些概念几乎可以构筑出一套日常生活意义模式的分析方法,其实也就是所谓诠释社会学。这套框架还是很迷人。相比较而言,韦伯“具体”的对资本主义起源、西方理性的独特性的探讨乃至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探讨都是很次要的了。
评分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