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1958年生於北京,八歲起移居上海。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1990年以前的創作以兒童文學和少女題材小說為主,有《女中學生三部麯》等作品,後開始成人文學寫作,著有長篇小說《心動如水》《紐約假日》等。1997年齣版《獨生子女宣言》,1998年齣版《上海的風花雪月》,1999年齣版《上海的金枝玉葉》,2000年齣版《上海的紅顔遺事》。
收錄“我的飛毯從慕尼黑來”,“慕尼黑的藍天”,“魚噴泉”,“滿地殘紅”,“這就是重逢”,“幸福的意思”,“皮剋夫人”,“維也納教士精捨”等散文作品。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羡慕那些总是行走着的人们,他们的字典里,一定没有厌倦这一说。满眼所见的风景是鲜活的,稍纵即逝的亲情,相聚,分离,思念,一定也都是鲜活的。审美疲劳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生理状态,而我愿意,生活中,有你,是不停流转的风景,不断跳跃的音符。生活,就...
評分书馆里有很多陈丹燕的书,也曾借过,但每次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读,就是没心情读,终究还是与之失之交臂。去年新知的闭店,倒是成全了我,终于读了她的书。俗话说“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她没有三毛的浪漫、没有三毛游历时的艳遇、不平和诙谐,也没有晓风的腕挟风雷淋漓尽致,...
評分这次借了一本陈丹燕的《偶遇》。被她的欧洲迷住了呢~~是一本游记,但是也融合了很多作者自己的情感。以前看了一些《风花雪月》、《红颜遗事》、《金枝玉叶》等,总觉得她是个很厉害的女人。这次当然也觉得她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不过更觉得她很有魅力。毕竟这次她把她和欧洲...
評分似乎在中国国内读者的视线里,陈丹燕三个字并不是太熟悉。陈丹燕20世纪80年代以儿童文学的创作开始登上文坛,而后其儿童文学的创作频频获奖,1986年创作的《女中学生之死》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并在日本等海外引起巨大轰动。1992年发表的《一个女孩》及其译...
評分学校图书馆有三本 全部只被我一个人借过 依稀还记得第一次在排排高大的书架间逡巡 而后在角落见到这本书时的惊喜 黑白二色的剪影浮动在书页上 却有翠绿的阳光从字里行间里透出 一瞬间 照亮窗外昏暗的天空 是有多喜欢呢?我说不出 但看着那些文字 时光仿佛也带了暖色
我想我是愛上陳丹燕的文字瞭,也愛上她骨子裏的浪漫。
评分有點會想到薩沙現在去的地方。
评分剛開始看陳丹燕是高二哪個下午到彆班上課,在彆人傢桌肚裏看到漫捲西風,然後歐洲維也納布爾喬亞咖啡旅行鴿子愛情這些詞語就再也沒離開過陳丹燕,現在不知道是看瞭第幾本她的書瞭說不上是太喜歡或是怎麼,竟然成為瞭一種慣性停不下來,過一陣子就要看幾眼,大概是怕被現實擠壓的太乾癟瞭吧,也沒曾想到可以熟悉到這個份上,發現很多自己用過的比喻和喜歡的句式,什麼時候該戒瞭她,纔好輕裝上路啊。
评分我想我是愛上陳丹燕的文字瞭,也愛上她骨子裏的浪漫。
评分有些是看過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